第2章有钱的大舅-第2/3页

加入书签
文运臻所在的屯子叫文家窝棚屯,归HLJ省,HEB市,双城县,魁点镇,文兴村管辖。距离省会HEB市约40公里。屯子不大,东西一里,南北一里,方方正正,一共十趟街,东西向的县道(当地人称中大道)从屯子正中穿屯而过,因此当地人称县道以南为南屯,以北为北屯。

文家窝棚屯周围地势平坦,是一片黑土地的沃野,一般情况下,种什么都能丰收。

文家窝棚屯200多户,近1000多口人,绝大多数人都姓文,只有少数外来户。老文家本姓文扎,清朝末年改姓文,是满族人,清朝那会儿是满洲正白旗。据老文家的《家谱》记载,其家族先祖世居长白山六道沟,很早的时候就归顺了老罕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顺治时从龙入关,许多先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时拔回东北,在奉天岫岩(今LN省ZYMZ自治县)驻防。

嘉庆十九年,吉林将军富俊(蒙古正黄旗卓特氏)奏请嘉庆皇帝:“……今天下升平,京旗生齿日繁,朝廷无立供养。今臣选定拉林(今HLJ省五常市拉林满族镇)西北的平坦沃地供前来的八旗子弟垦荒。”嘉庆皇帝准。

于是一座城拔地而起,由于在附近发现两处金代的古城遗迹,于是富俊将军亲自命名为“双城堡”,也就是现在的双城县。

朝廷白给盖房子,给粮食,给农具。一些在京师不得烟抽的旗人就纷纷前来。但是来不到一年就走的走散的散,只留下少数。因为这些人没干过农活,不知道怎么干,也不愿意干,再加上这一年气候异常,特别寒冷,开春晚入冬时也早,根本就没几天夏天。

富俊将军一看,这可不行啊,自己的计划不能就这么就泡汤了。于是又奏请朝廷派盛京和吉林的旗人前来垦荒。老文家先祖兄弟五人就是这么来的。来到双城堡被分配到新正白旗二屯,由于此屯来的都是他们一家子,于是又称文家窝棚屯。

在屯子西北约一公里处有一块高岗,是文家的祖坟,这里与周围的地势,形如太师椅。据风水先生说,这里是风水宝地,能出人物,清朝那会儿就出了很多将军、巡抚,最小的也是县太爷。

而贾行家,是贾行的太爷爷民国时从SD省济南府章丘县闯关东而来。原来当时山东大旱,颗粒不收,于是贾行的太爷爷挑着他爷爷哥俩,一路向北,要一路饭,走了一年多,遭了不少罪,挨了不少饿,最终来到文家窝棚屯,被文运臻的太爷爷文六十八收留。

有人会问,怎么起这样的名字,原来当时的满族人有以数字起名的习惯,据说生他时爷爷多少岁,就以当时爷爷的岁数取名。

贾行的太爷爷被文运臻的太爷爷收留后,就给文运臻的太爷爷扛活,按照现在说就是打工。从此,贾行的太爷爷算是在文家窝棚屯扎下了根,到贾能这代,不用寄人篱下了。

贾行他家的院子是砖砌的二米的高的两砖厚的墙,上面都贴了瓷砖,大门在东南,有五米多宽,两边有瓷砖贴的对联:

居宝地地生财宝

住豪宅宅佑富豪

在大门上方是一块铁制镶金边的匾额,长约三米,宽约一米,上面用隶书写着苍劲有力的四个金色大字——“就是有钱”。

旁边落款是当地的书法家钱虚题,还有几个小字“庚辰年五月初五谷旦”可见这块匾是2000年挂的。据说这块匾就花了一万多元。

进了大门,是水泥铺就的路面,正面一米五高的五级台阶的台基上是八间两层的小楼,一层四间,下层是客厅、卧室和厨房,上层放的杂物,就这幢小楼冬天烧暖气,一年就得三万块钱。

在小楼门前,摆放着四个一米高直径一米的描龙花盆,花盆上的每个龙的颜色都不一样,神态姿势也不一样,一个绿色的龙腾云驾雾,一个红色的怒目圆睁,一个黄色的神态安然,一个白色的搔手弄姿。而且每个花盆里栽着不一样的热带植物,咱孤陋寡闻也不知叫什么名字。那这热带植物冬天咋办?冬天冻死就不要了,来年再换。听贾行说,这每株热带植物都上万元,每年都花四万多元,就看那几个月。用贾行他爹贾能的话说,要的就是这有钱的氛围。

在屋内,一进屋是客厅,装修的是金碧辉煌。迎面的是古色古香的漆雕,上面雕刻了十朵牡丹,因为牡丹象征富贵。漆雕两边是对联,写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