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确实诚实,你让他说假话,他觉得不舒服。赵元庆高兴地说:“周兄!我相信你,明天我就答复,办还是不办好吗?”
赵元庆回来就告诉了老婆(大哥下地干活去了)说:“看来没有调查就乱说,还是真不行。老婆我们只能办私人学校了。”
晚上他又告诉了钱树林。三人又合计了一下,最后做出了如下的决定:
一、学校的名字叫周村小学;
二、名誉校长周良武(或由村领导担任);
三、常务校长赵元庆,副校长钱树林;(赵元庆兼教务长与数学老师,只领老师的工资);语文老师:钱豆豆;
四、收费标准:
本村学生:
一家只一个读书的,一学期交2斗米,一年交4斗米;
一家有两个读书的,一学期交3斗米,一年交6斗米;
第三个则免费;
外村学生:
一家只一个读书的,一学期交3斗米,一年交6斗米;
一家有两个读书的,一学期交4斗米,一年交8斗米;
第三个则免费;
五、老师工资:每学期50斗米,每年100斗米,鉴于工资低,由周村拨借给老师每人两亩地,由老师自种自收。多收的学费由周校长分配。假使学费不够开工资,由老师自己解决。
山里的农民拿出现金困难,交大米比较容易。他们种的就是粮食,产量不高,有可能亩产200到300斤。一家几十亩田地的是很多的,那里人烟稀少,田地可随便种,当然家里必须要有劳动力,要不就会饿肚子了。
赵元庆带着拟定好的决定来到了周村,给周良武看了看草文,周良武说:“好,好,好!我看行,先试着办吧,边做边改,慢慢完善。”经过几次协商,最后定稿。由周村出面发公告。
5、周村小学
公告全文如下:
周村小学成立公告
一、二、三、四、五内容同前。
书本费作业本费,实用实交,均可折成大米交讷。
自即日起就可报名,予计9月1日开学。
周村小学校长赵元庆
1941年7月8日
公告已经贴出,议论声传遍了山村。有急的,就到学校去问长问短。好的是赵元庆自公告贴出后,他就马上进驻了学校。每天做点准备工作,解释工作。特别是动员钱龙、钱凤,二位帮忙粉刷教室,教室的内墙上都刷上了白白的石灰。墙外也刷新了几条大标语。当然这是赵元庆的杰作。凡懂一点文化的,都说字写得好!
一晃8月15日到了,距离开学的日子,只十几天了。关键的工作是订购课本。可不好钉!目前报名的学生倒是不少,有40多人了。可还有十几天开学,那么这十几天还有多少学生呢?未知数——不清楚!赵元庆跟钱豆豆商量说:“先订50套吧!你看怎么样?”
钱豆豆说:“差不多吧!若就是这么多人,也差不多了,不会浪费。若再增加人,临时到书店去买几本吧!”
从目前来看,四十几个来报名的并不算多,农村穷,可生育厉害,一个一个的接着生,人多着呢!过去读不起书,进私塾都是几担米的。可如今只需要两三斗米,真是太便宜了,而且第三个小孩还是免交学费。这样一家来两个报名的很多,三个的也不少。是白读书的机会,一般人家是不放过的,你想啊!从七岁开始上学,至十几岁,加上周村近几年都没有办学,学生生源可是太多了。周村的地理位置是赵元庆选的(以前就有考虑的吧!),周围的山村可是有几个的,四十几个学生,只要有十几户人家就可凑齐了。因此赵元庆估计不足,结果后十几天来报名的,居然比原来报名的学生多了1.5倍,大约60人。所以现在学生人数增加到了100多人了。这下赵元庆急了,忙赶着马车到附近的乡镇以及县城,去抢购课本。还好抢购及时,终于购买到了120套课本,其中一年级是80套,二年级是40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赵元庆回来就告诉了老婆(大哥下地干活去了)说:“看来没有调查就乱说,还是真不行。老婆我们只能办私人学校了。”
晚上他又告诉了钱树林。三人又合计了一下,最后做出了如下的决定:
一、学校的名字叫周村小学;
二、名誉校长周良武(或由村领导担任);
三、常务校长赵元庆,副校长钱树林;(赵元庆兼教务长与数学老师,只领老师的工资);语文老师:钱豆豆;
四、收费标准:
本村学生:
一家只一个读书的,一学期交2斗米,一年交4斗米;
一家有两个读书的,一学期交3斗米,一年交6斗米;
第三个则免费;
外村学生:
一家只一个读书的,一学期交3斗米,一年交6斗米;
一家有两个读书的,一学期交4斗米,一年交8斗米;
第三个则免费;
五、老师工资:每学期50斗米,每年100斗米,鉴于工资低,由周村拨借给老师每人两亩地,由老师自种自收。多收的学费由周校长分配。假使学费不够开工资,由老师自己解决。
山里的农民拿出现金困难,交大米比较容易。他们种的就是粮食,产量不高,有可能亩产200到300斤。一家几十亩田地的是很多的,那里人烟稀少,田地可随便种,当然家里必须要有劳动力,要不就会饿肚子了。
赵元庆带着拟定好的决定来到了周村,给周良武看了看草文,周良武说:“好,好,好!我看行,先试着办吧,边做边改,慢慢完善。”经过几次协商,最后定稿。由周村出面发公告。
5、周村小学
公告全文如下:
周村小学成立公告
一、二、三、四、五内容同前。
书本费作业本费,实用实交,均可折成大米交讷。
自即日起就可报名,予计9月1日开学。
周村小学校长赵元庆
1941年7月8日
公告已经贴出,议论声传遍了山村。有急的,就到学校去问长问短。好的是赵元庆自公告贴出后,他就马上进驻了学校。每天做点准备工作,解释工作。特别是动员钱龙、钱凤,二位帮忙粉刷教室,教室的内墙上都刷上了白白的石灰。墙外也刷新了几条大标语。当然这是赵元庆的杰作。凡懂一点文化的,都说字写得好!
一晃8月15日到了,距离开学的日子,只十几天了。关键的工作是订购课本。可不好钉!目前报名的学生倒是不少,有40多人了。可还有十几天开学,那么这十几天还有多少学生呢?未知数——不清楚!赵元庆跟钱豆豆商量说:“先订50套吧!你看怎么样?”
钱豆豆说:“差不多吧!若就是这么多人,也差不多了,不会浪费。若再增加人,临时到书店去买几本吧!”
从目前来看,四十几个来报名的并不算多,农村穷,可生育厉害,一个一个的接着生,人多着呢!过去读不起书,进私塾都是几担米的。可如今只需要两三斗米,真是太便宜了,而且第三个小孩还是免交学费。这样一家来两个报名的很多,三个的也不少。是白读书的机会,一般人家是不放过的,你想啊!从七岁开始上学,至十几岁,加上周村近几年都没有办学,学生生源可是太多了。周村的地理位置是赵元庆选的(以前就有考虑的吧!),周围的山村可是有几个的,四十几个学生,只要有十几户人家就可凑齐了。因此赵元庆估计不足,结果后十几天来报名的,居然比原来报名的学生多了1.5倍,大约60人。所以现在学生人数增加到了100多人了。这下赵元庆急了,忙赶着马车到附近的乡镇以及县城,去抢购课本。还好抢购及时,终于购买到了120套课本,其中一年级是80套,二年级是40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