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疲力尽,好像刚刚被从水中捞出一样。
无尽的寒冷,从四肢侵袭而来。
方乾经不住这越来越紧绷的寒冷束缚,他猛地打了一个寒战!
“乾儿!”一声带有极强穿透力的呼声,穿透了方乾的灵魂。
叫我什么?
乾?
这样的呼唤,已经太过久远。
一时间,他也想不清楚是谁呼唤着他小时候的名字。
疲惫的灵魂,越听越觉得声音耳熟。
细细思索过后,他想起来了,这声音像极了自己那早已去世十余年的……母亲!
呵。
难道说,我死后,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传说中的森罗殿了吗。
方乾忽然发现,死亡的感觉,也不全是痛苦。
心里莫名滋生出一丝安慰。
这一霎,时间好似停顿下来,方乾的脑子,开始不由自主的倒放起了前世的一切经历。
十三岁。
少年方乾,刚刚历经北部匈奴入侵的灭族之祸,他的父母在那场兵祸之中,没能幸存下来。
自那之后,他随兵乱流民一路逃到洛阳城外。
因能识文断字,所以就做了大汉帝国,皇家商行中的一个小厮。
没过半载。
十四岁的方乾,就与醇敢侯家里,那偷溜出来,想以区区几块金子的私钱,却要购买国贷的十二世子聊得极为投入。
方乾历经世事,才思敏捷。
从他口中说出的人文世事,让十二世子听得如痴如醉。
十二世子当场表明,想认方乾当义兄。
这等好事方乾自然不会往外推,于是他跟这位身份不低的小世子约好时间,一起登临三皇殿,点高香,拜把子结义。
两人都是少年。
热火般的结义心思上了头,两个脑袋一齐磕在地上,对三皇五帝立下誓言,永生永世都要做好兄弟。
不得不说。
方乾和侯府十二世子,都没有看错对方。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方乾用半年内学来的经商手段,借着十二世子的家族名望,在整个洛阳周边,大肆招揽钱财、之后又以十二世子的名头,秘放国贷。
正值帝国国库空虚,出兵镇压南蛮小国需要收敛外财,来充盈国库,维持朝廷体面。
十二世子出面,当街诵读方乾的‘民心为国起愿书’,为隋武皇朝的出兵举措,筹集国战资金。
势头一起,一时间便扯起了好大的名声!
得知此事的商行、世家、商贾、甚至是京畿青楼的名妓,通通掏出闲钱,或是为国效力,或是想要从中分上一杯羹……
分羹的起因,是十二世子曾于事间明言:所有人的钱都不是白出的,一年之后,定能给大家双倍的回报!
这话,是以醇敢侯的家族名誉,作为背书!
战事打了四个月,出征的大军终于凯旋。
年关盘点之时,方乾这一招险棋,给十二世子赚到了令人震惊的二十七倍回报——更赢得了当朝皇室,亲笔嘉奖的好名声。
醇敢侯爷的十二世子,十四岁少年刘载厚,就此出名了。
刘载厚从闲散王侯家的世子,摇身一变,变成了洛阳城,少年首富。
他有钱有名又有几分权利。
问方乾,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方乾跟载厚说,少年时期,他向往着做一个读书人,而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便是治国、平天下。
所以他表明了心迹,
他想当官,当百口传颂的青天父母官。
刘载厚听过之后,马上为他改换门籍。
之后将他捧入宗祠学府,请了侯府的三夫人出面,为方乾与文人世家的小姐联姻……
十二世子的大力回馈。
帮助方乾,顺利科考中举,之后从县官副手开始,一年一升迁,十年间,就爬到了凉州刺史之职……
身居高位,满腹经纶的他正要大力治理凉州。
可风云突变!
醇敢侯竟那么平白无故的栽了。
栽得真是莫名其妙——帝国打下那南蛮小国之后,已令军队驻守、并佐官经营了将近十年,书称当地已是‘吏治清明,初显富庶’。
又由于醇敢侯的亲兄‘逐鹿公’适逢其会,十几年间,一直控制着帝国禁军的军权,连同十常侍一道,护卫大汉皇宫。
所以在那个空当,十常侍代替皇帝论功行赏,要将数千里的广袤边区,作为封地,封给逐鹿公的弟弟醇敢侯。
这样的封赏,对逐鹿公一派来说,算是一种特殊的嘉奖。
可醇敢侯得到这样一块‘上佳封地’之后,却直接闭门称病,不敢前去驻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