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带走长江水汽,湿冷的晨风吹得苏凌直打哆嗦。
袁祥仁端坐在石上,看着三个徒儿正襟危坐,“我太极门自祖师马报国于扬州摘星山开宗立派以来,凡9载,有副门主严华茂,弟子共2代,一代弟子8人,二代弟子16人。
为师乃是本门一代弟子之长,下有7名师弟师妹,你们需称呼他们为师叔,二代弟子之长正是阳冰,你们可称呼他为大师兄。
本门承自祖师马氏家学,因祖师天资不凡,自创上乘内功《太极自然功》而得开宗立派之基,后又创造神通若干,今日便将本门绝学《太极自然功》传授与你,看你天资何如”。
阳凌听得要传功法,两眼放光,“谢师傅,徒儿定好生研习功法”。
阳冰听得阳凌一来便可以得授功法,不由心生妒忌。
袁祥仁细细地传授阳凌修行口诀、修炼要领,阳凌虽然根骨不佳,却也粗略感受到游荡在经络内和周身空气的灵力,驱使灵力在或粗或细的经络内流动,在灵力流动的同时,经络之中也在慢慢催生出更多的灵力。
原来这便是灵气,通过吸纳灵气游走经络,经络在吸纳外来灵气之后将之吸收转化为与自身更契合的内力,吸纳积累内力便是修行的一环。
“不错,感知灵气、修炼功法便算是入门了道法一脉,你如今积累内力,到达一定时日便可进阶化神,到时御剑飞天、施展神通都不在话下。
我道法一脉将内功境界分为两大境四小境,第一大境指的是练气境和化神境:修行者初学练气,内力稀薄不能外用,是为练气境,此时内力只能滋养体魄,强身健体;当内力外放,便是化神境,此时可借助内力施法、御器。
第二大境指的是灵丹境和大乘境:修行者经络胀痛、内力不得寸进,此时便需在丹田穴开辟气海,吸纳内力化为内丹,是为灵丹境。内丹将内力物化,此时经络内可容纳内力总量已经登顶,根骨极佳者经络坚韧通畅,灵气吞吐更快,可容纳更多内力。到达灵丹境,便可调用周身天地灵气肆意驱使,到达此境便可快速吸纳天地灵气,使经络内的内力生生不息,难以枯竭;
大乘境不超脱灵丹境,指的是内丹再也不能吸纳更多内力,此时修行者潜力枯竭,内力修为终生不得存进”,袁祥仁大致介绍了一番修行境界划分。
阳凌听得心生向往,却又感到疑惑:“请教师傅,大乘境之上没有更多境界了吗”?
“大乘之上许是仙境,然我道法一脉至今600余年尚无一人羽化成仙,更高之境属是空谈。你如今迈入练气境,只需好生修行,心无旁骛,莫说大乘境,灵丹境是许多资质平庸之辈毕生之愿,你且专心,修行若有困扰便请教阳冰、阳水二位师兄,遇到无解之难便可请教为师”,袁祥仁站起身来离去。
“恭送师傅”,师兄弟三人行礼。
“师弟,你不过才入门1日便得授《太极自然功》,师兄真为你高兴”,阳冰拉着杨凌的手说道。
“师兄,难道你们不是这样吗”?
“我等入门还需考验心志、磨练心性,历时1月的考验才得授功法”,阳冰语气心酸。
“原来如此,想来是那个预言改变了我的入门考验,师弟我理解师兄的心情,不过师傅应当并不是偏袒师弟,而是预言干系重大,师傅不得不抓紧时间,况且师弟我根骨不佳,当不得那预言之子,望师兄莫要因此责怪师弟”,
阳凌说着抱住阳冰的手臂,用7岁小孩的脸面去应付。
虽然如此说,但阳凌心中还是坚定认为自己就是预言之子,相信自己还有翻身仗可以打。
“哈哈,小师弟,你多虑了,师兄我怎么会责怪你呢,你可是我们的小师弟啊,疼爱你还来不及呢”,阳冰眼中也有了些许温暖,却有些阴阳怪气。
阳凌有些无奈,自己作为主角被配角嫉妒是必然的,虽然这样会触发打脸剧情,但被大师兄这么惦记,虽然不一定会闹翻,也感觉有些麻烦。
修真界大多都与世隔绝,在山门中修行功课,时光飞逝,一晃便至年关,这几个月来阳凌潜心修行《太极自然功》,却迟迟无法做到内力离体,不能突破到化神境,也迟迟不得修行神通秘籍。
虽然境界上没有进步,但内力总量已经相当可观,时而能感受到有一丝内力迫不及待地从周身泄露而出,杨凌相信自己不日便可化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