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还牙,继续西进

加入书签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随着寒冬的离去,乌山山脉又现出勃勃的生机。。: 。品書網

    庞大的乌山城内此时也是一片繁忙,边防军第二军团已陆续整装出发,赶往乌山山脉部和北部各处要隘修筑棱堡,屯兵驻守,边防军第一军团一半人马也已经陆续赶往乌山山脉南部各处要隘驻防。

    一切正在照年前的计划进行,边防军第一军团驻守乌山南部和乌山城,边防军第二军团驻守乌山部和乌山北部,而秦军,则准备回陕西行都司驻守,一为震慑西域各国,同时也是为了节省粮草的转运费用,毕竟乌山城这边离原腹地太过遥远,转运粮草过来耗费是相当大的。

    孙传庭这会儿心情相当不错,在外征战了这么久,又在这冷到恐怖的极北之地驻守了一个寒冬,现在终于可以回去了,算已经习惯军旅生活的他心里也不免有点小‘激’动。

    但是,这份好心情随着一个太监的到来,彻底结束了。

    这个太监并不是什么臭名昭著的大坏蛋,曹化淳对手下的管束还是较严格的,现在的太监完全没有魏忠贤当权时的嚣张跋扈,坏事他们更是决计不敢做的。

    这太监也不是来监军的,朱慈炅还没有无能到需要靠太监来治国,什么太监监军,太监督战这种荒唐事他也决计不会做。

    其实,这太监只是来传旨的,他带来了皇御笔亲书的密旨,至于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他也没敢在陆军副元帅孙传庭面前指手画脚,传完旨他跑了,这鬼地方,都快夏天了还这么冷,他才不想多待呢。

    孙传庭不由怪了,这会儿都有电报了皇为什么还要派太监亲自来传旨呢,虽说火车和轮船都较快捷,但京城赶到这里最少也需要十多天时间,何必这么麻烦呢?

    当他打开密旨的时候明白了,不是皇不想发电报,而是电报实在是发不了这么多东西。

    这与其说是一份密旨,还不如说是一封书信,皇‘交’待的可不是一句两句,而是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几页。

    孙传庭看完密旨,不由叹了口气,看样子,短时间内是别想回去了。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回家什么的那是没事的时候才去想的,现在有事了,他自然不会再去想了,他从来都是以国事为重。

    皇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那是跟人耗,耗的越久越好,声势越大越好,总之是要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的人力和物力。

    要让敌人惊慌失措,使劲增兵,靠秦军这点兵力貌似还不够,他想了想,随即朗声道:”来人。“

    传令亲卫应声而入,孙传庭立马下令道:”电令祖大弼和侯拱极,各率五万人马,速来乌山城听令,雷姆城和通古斯城防御‘交’给手下参将行了。“

    亲卫应命而去,孙传庭想了想,又翻出一张地图,仔细斟酌起来。

    要继续西进,首先要考虑‘交’通问题,这乌山部与乌山南部间虽然有一大片空档,但地形复杂,水陆‘交’错,高低不平,根本不适宜大军推进,如果贸贸然出兵,很可能遭遇敌人的偷袭。

    皇的密旨也有特别‘交’待,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修铁路线慢慢推进,哪怕一仗不打都没关系,只要能把敌人吸引过来行。

    这持久战该怎么打,孙传庭其实是相当在行的,在没有火车和轮船之前一场大战打个几年那是很正常的,他原本学习的可不是这个吗。

    随着孙传庭一道道命令传下去,原本偃旗息鼓的明军慢慢动了起来。

    先是乌山南部的边防军第一军团,他们守着守着要隘突然变的不老实起来,频繁的派出骑兵进入沙俄境内到处劫掠,如同原来的游牧部落打草谷一般,搞的沙俄东南边境人心惶惶,大批平民向西迁移,军队也躲在各自的棱堡里,出都不敢出来。

    这种行为,沙俄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明军实在是太强大了,凭他们的实力根本打不过,要不是反哈布斯堡联盟列强集体声援,”‘逼’“的大明帝国签订了停战条约,恐怕沙俄早被大明帝国给灭了!

    这种纵容行为好像助长了明军的气焰,紧接着,边防军第二军团也不老实起来,他们也频繁的派出骑兵进入沙俄境内到处劫掠,搞的沙俄整个东部边境都不得安宁,平民都快跑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