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五章 陛下三思

加入书签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 省不少辛苦钱。

    

    张可大的这些想法,当然也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想法。。: 。手机端 m.

    四海之内有没有异己的力量并不是最值得的担心的事情,只要他们不来危害自己,那么暂时都可以放任他们的存在甚至是发展。

    因为决定自己命运的东西,永远是自己所拥有的力量。

    只要自己这一方足够强大,所有的异己力量都不过是自己的盘餐,等于是在给自己发展而已。

    自从五军都督府改制重组之后,类似于海军左都督张可大这样一心想着早日统一海军军令事权的人物,还有很多。

    边卫军的左都督侯世禄,也在左护军梅之焕的坚定支持下,开始了统一九边各镇号令的进程。

    不光是军旗要统一,军服要统一,军械要统一,军令更要统一,朝廷保障九边各镇的军需物资也要统一供应和调配,甚至也包括了统一九边边卫军的番号和编制。

    除此之外,近卫军、内卫军、后备军都是如此,各个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和左右护军们,都在努力地调整和理顺着都督府与所属各地军队之间的指挥关系。

    类似这样的事情,如今已经根本不需要崇祯皇帝一次次地耳提面命了,甚至也不需要一次次地亲自下发圣旨了。

    改制重组后的五军都督府,各自管理着各自的一方事务,谁也不愿意让自己手的权力被各地的军头所架空。

    而且那些本出身于地方总兵的新勋贵们,一旦坐了如今都督府的朝廷高位,有的是办法心照不宣地去节制各地的总兵大将,理顺自己与各地军头的关系。

    与此同时,他们这样做,也等于是在帮助皇帝逐渐逐渐地削平那些军的各种派系与山头。

    这也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所乐于看到的一个局面。

    这样的事情,他当然早想做了。

    可是自己无论如何做,也不如眼下这样,通过五军都督府的改制重组,让那些登了新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护军们替自己去做。

    否则的话,算自己浑身是铁,可又能打几根钉呢?!

    类似这样的事务,若是自己事事亲力亲为,算自己累死,恐怕也干不了多少事啊!

    如海军都督府的事务,崇祯皇帝放手让海军左都督张可大全权去做了。

    包括天津造船厂的事务,除了沈廷扬申领调拨经费的时候,崇祯皇帝需要向内务府打招呼之外,几乎很少直接过问造船的进度与具体事宜。

    一来自己也不甚懂,追问得急切了,免不了要给他们添‘乱’子。

    二来也是用人不疑,沈廷扬这个人值得充分信任,那干脆完全放手。

    这样一来,反倒更能‘激’发沈廷扬这种人的潜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自从船厂设立以来,崇祯皇帝只管给权给钱给官位,其他的事务从不追问,结果越是这样,沈廷扬越是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唯恐辜负了皇帝的这种信任。

    两年下来,沈廷扬的官是越做越大,然而他这个人却是越来越瘦,才三十七岁左右的年纪,却已经是两鬓‘花’白了。

    且说崇祯皇帝在二月二十一日的午辰时前后,接到了海军都督府经军机处转呈的报告之后,心大为高兴,当时派人找来了内阁首辅李国镨、军机大臣孙承宗、内臣大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以及兵部尚书南居益议事。

    这几个人里,军机大臣孙承宗以及在军机处参与机务的兵部尚书南居益,已经提前看过了来自天津的消息,唯有内阁首辅李国镨、内阁大臣徐光启未进军机处,对于这样的军务机密尚不知情。

    等到这几个人奉旨来到乾清宫,崇祯皇帝让人将军机处的奏报‘交’到李国镨的手,片刻过后,等李国镨、徐光启先后看完报告,随即对这几个人说道:

    “张可大、梁廷栋、沈廷扬三人的联名奏报,卿等都已知道了!造船事小,海军事大!

    “且大福级三层夹板战船,将是我皇明海军今后长期以内的主力战船!今日功成,值得庆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