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现代言情小说连载《伊想天开》第17章!半瓶水著-第3/6页

加入书签
母亲道:“我这个当妈的总爱多管闲事,城里生活哪样都得花钱。上次诚诚磕伤之后,我好几天半夜睡不着觉,总觉得心里亏欠了什么。农忙收谷子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我回去搭把手。每天煮饭晾晒谷子哪样少得了我?安心这媳妇确实不错,这一个来月从来没对我说过大声话。就诚诚那天发了点脾气,这都能理解,当妈的没有哪个人不心疼自己儿女的。好在几天后脸上痊愈了,没留下一点疤痕。子凡每天从早到晚也是够累的,我就有点不放心。都走后要安心一个人带孩子,连煮饭时间都没有。成天跟在诚诚屁股后面转,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这可咋办哟”?

父亲道:“你就别操闲心了,我们在这里他俩口子谁也过不好,人家自己会想办法的。我们没来的时候,人家俩口子还不是过得挺好。安心人也善良又有涵养,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最起码没给我们甩过脸子,对人也客气。楼房就这点不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像农村到处都能随便走动,没事的时候还能在坡上砍点柴火,空气也新鲜”。

子凡听了,心里不禁有点难过。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流了下来。怕父母看见,就去卫生间洗了把脸。下楼去店里准备饭菜,晚上先喝酒。就当自己没听到,什么话也不提。

晚上子凡两兄弟陪父亲喝酒,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店里毕竟人多,说话也不用故意压低嗓门,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确实挺开心。这几年生意好了许多,不像刚开始那几年,只喝几块十来块钱的酒,抽两三块钱的烟。现在阿诗玛红塔山三五烟,子凡照抽不误。只不过父母来后,还是抽五元的红梅石林。

圆桌上有几人在喝酒,有两个子凡认识。便端着酒杯,过去和几个人碰了一下杯,说了几句感谢捧场之类的应酬话回到桌上。

父亲也是性情中人。几杯酒下肚后对子凡道:“你俩兄弟听好了,过几天我和你妈就回老家。先把田里谷子收了,农忙不等人。到时全部栽成油菜换成油自己吃,也不往外卖菜籽了。以后你们这里用的油,全部都从老家往这里带,实在不行就多花点费用让人捎过来。现在私家车也多了,这里的老乡有几家人都买了小轿车,或者让他们捎过来也行。用两个五十斤装油的塑料桶,捎上一桶两桶油问题不大。我和你妈回去之后,子中你也要好好学手艺,以后像你哥一样自己也开了小饭馆。起码比在工地上盖楼房轻巧些,挣的钱多还没什么危险”。

子中连连点头,对父亲道:“我也是想做饮食生意,外面打工不是个常事。以前在工地上干活,有时还结不了工钱。况且天气冷了,工地上都没活干,冬天在家一待就是几个月。不像小饭馆,每天都能正常营业”。

父亲道:“前几年村上有两个年轻人,在外地打工盖楼房。一个从高架上摔下来直接死了,一个从两层楼上摔下来成了残疾人,把一条腿折断了。到现在还拄着拐杖走路,连媳妇也没娶上。风吹日晒不说,关键是不安全。饮食生意出力不大,虽然也很操心,但和高空作业比起来,还是干这行轻巧得多。每天看人下单,收的现金也不赊账。这条街上人还多,就是街道有些窄,人多了有点拥挤。晚上一两点了还有人吃烧烤喝啤酒,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子凡道:“这就是我让子中也来这里的最终目的,让他先来学习一段时间。看一下实际情况,如果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话,明年自己也开家小吃店。这里原来只有不多几家汉中人卖面皮做饮食生意,近几年已经发展到二三十家了。都是亲戚带亲戚,兄弟姐妹连襟一块儿来。甚至几弟兄全在一个市区干餐饮,每年轻松挣个十来万没问题。买房的人也多,几乎都把孩子带过来读书。农村教育跟城市里没法比,教学质量差一大截。况且这里是重工业城市,经济条件可比老家好多了”。

子中道:“这一个多月里,每天跟着扯面捞面揉面,直到烩臊子,基本上都没问题。这东西简单一学就会,只要干净卫生,把味道搞好,开个小店问题不大”。

母亲道:“其实你哥在我们没来之前,已经和我说过了。这次来的目的也很明确,他想让你明年再开店。过完年后,把老家房子二层全部盖成楼板,院子里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弄好你再过来,以后两兄弟就在这里好好发展。老家虽然山清水秀,人称小江南。但经济不发达,又是农业城市。没有重工业支撑,靠农作物只能吃饱肚子。每年春节正月十五过后,年轻人基本上都走完了,不是卖面皮就是去南方打工。在老家农村,种田种地没啥发展前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