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培训(2)-第5/6页

加入书签
胖女人是这一群人中最先给出正向回应的,讲师为了认同他的态度,便赋予她一次救赎的机会,问道:“你看,大部分的学员都已经穿上了正装,可就你们几个拖了大家的后腿,你自己说说,正式上岗之后,像你这样的衣着,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吗,能树立职业形象吗?”胖女人唯唯诺诺的“哦哦”了两声。讲师再一次的给出了救赎的机会:“你自己说吧,你们的工作装要到什么时候穿上?”他在面朝胖女人的时候,也是说教所有站立的人群。“明天,明天就行了。”胖女人肯定而谨慎的回答着。“都坐下吧。”他像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使命一般如释重负的吐出了一句宽恕所有人的示谕,然后又开始了他未完成的讲说,并在他之后的演讲中不断的阐述着他的良苦用心和之所以如此的原委。卫灵看着坐下后的两人,胖女人的极度遮掩的面容上带有一丝不安的神情,似乎是在懊恼自己的同时,又恐惧着某些事情的发生;而圆尖脸的女孩却看不出不安和忧虑的神情,转而压抑着的不满和娇气,似乎在抱怨着某些人或是某些事。卫灵的眼光在自己的桌位上扫描着,本以为只会影响到没穿正装人群的一段插曲,却意外的波及了整个室内。在卫灵的目光中诧异的发现,那位整个培训班穿的最得体、最正式、最崇高的白衣女孩脸上不但没有丝毫的骄傲与自豪的神气,反而是愤怒和厌恶脸色,而这满脸愤怒的朝向不在讲台之下,却指向了那个威厉而礼貌的救赎者。然而,抵触的情绪不只是产生在这名女孩身上,就在这两位没穿工装的坐下之后,那名邋遢的男孩嘴里随即蹦出了一句牢骚的言论——“卖保险的现在都搞这么严了!”声音说的不大,然而却能清晰的听到。方脸的女孩被男孩的声音拉了回来,又将自己的意识徘徊到手机屏幕和讲台课件之间。卫灵又检索了刚才站立的准同事,估了下数量,约有九、十人,然后强行的往脑海中去存储他们的面庞样貌。

第二天的培训在剩下的沉寂的氛围中悄然的消逝。卫灵又乘坐着公交车回到了住处,放下背包后,卫灵站在阳台的窗户前,户外夜色的漆黑对峙着屋内明亮的灯光形成了强烈的光亮反差,使得窗户在黑夜中钝化成一面镜子。卫灵站在窗户前,透过玻璃看着自己的投影,打量着这身廉价而又绅士的形象标牌,想着下午的培训,不禁嗤嗤冷笑——“里子都空透了的一群人,你让他们不要失去了面子!倒也不假,因为面子要再没了,那就里外都空透了。”

“吃饭去。”他把自己从影子中拉回来,将刚脱换的皮鞋又套上了脚。母亲留给他的那叠生活费使他暂时性的脱离了打牙祭的窘困。于是卫灵跑到了自己经常路过,却又许久不曾光顾的地方——卤菜店。巢城人,尤其是打工的和做小生意的,特别喜欢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斩点卤猪头肉、猪耳皮、花干之类的卤菜,就上一盏小酒,悠哉的享受着日落后的幸福时光。卫灵身为土生土长的巢城人,自然继承了这一份习俗上的基因传承。小的时候,舅舅经常带着卫灵去市里打货,晚上跟着最后一趟的中巴车载着打好的货物回到了镇上,到了家卸好货后,舅舅总会去摆在街对面的卤菜摊上买上几块钱的卤花干和盐水花生,再用留了几年的酒瓶子打点散酒,美滋滋的享受着晚上的这一顿。生活在一个地方,从事着相同或是相近活计的人,往往会形成同一种生活上的嗜好,这种不经意间形成的嗜好又会通过生活的环境传递给身边的人,在悄无声息的传递中影响着一代代人,进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习俗和惯例。

卫灵光顾的卤菜店就在夜市的街里头,他馋案板上的猪头肉已有一月有余。昨晚的他就已然惦记着那间卤香满屋的铺子,今晚势必要弥补上昨日未能完成的遗憾。卫灵走到铺子门口,指着案板上用不锈钢食盘装着的卤猪头肉,高调的让老板割了半斤,再细细的切成肉片,老板切好后用刀托着,整齐的放到塑料制作的一次性盒子里,再撒上一些蒜末,浇上一勺独家秘制的卤汤,盖好塑料盒后,又套了个塑料袋扎好递给了卫灵。十几块钱的花销撒出去后,卫灵顿时感受到一天中最幸福的享受时光即将到来。他又在架着泡沫保温箱,盖着保温棉被的三轮车前买了两个紧实的大馍,放一起拎着,然后快步的往小区走回,以免时间久了吃的都凉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