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带好了”?
“嗯”。
“要带的东西一样一样都对一遍,背包拉链拉好了”。
“知道了”。
“鞋带系好了,走路上慢点,过路时注意车子”!
“晓得了”。
卫灵一只手拧着门把手,腾出一只手将黑色的背包甩到后背上,单肩挎着向门外走去,着急忙慌的一双腿脚敏捷的朝着楼梯的方向越过去;步伐的频率盖过了回手的速度,本想用手回推下门,还没推上,身体便已经窜到了台阶上,加紧了脚步往下跑去。
“鸡蛋搁在包里面中间那一层,用塑料袋套着在,到了单位那边买点包子”。门没有带上,老妈在屋里叨唠的声音无损的传导到了楼道的角落。“可听到了啊”,这次的声音是从门口传出来的,在已经看不到他背影的时候,又一次的传达到了卫灵的耳中。
“晓得了”,还是这般条件反射式的回应。此时卫灵已经奔跑在下一层的楼梯中,声音传没传上去却是不得而知。不过这句应与不应都无关紧要的话语,听没听到就更无关紧要了,想来在门口叮嘱的那个上了年岁的身影猜也猜到了回话的内容。
这是卫灵在巢城“工作”的第一天,自从大学毕业后,他这个原本理科专业的理工男就没打算往专业对口的行业里发展,全然凭借着自己本性中继承的文化基因,选择了一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打小就随性的他,自是不会让本我的心灵禁锢在长辈们定制的规划中。说来话长,卫灵的学业规划全然在懵懂的状态下由他的老师和长辈们拟定了;而在求学过程中的他,却全然没有要推翻师长们的规划的意思。反倒是在一种觉得这专业和自己还对付、还可以的心态中模糊的读了四年。
事情说来也巧,毕业后的他原本是想和要好的同学们一起启航,去魔都闯荡一番,看看是否能杀出一片天地来;然而,天不遂人愿,世间事难料,几个人在璀璨的东海之滨、中华第一城——魔都里混的那叫一个“混”字。没过多久,原本憧憬着仗剑天涯,气冲云霄的豪迈激情便烟消云散,没开拓出一寸土来,反倒是穷的连房租都交不起。随后,同窗的学友们先后或因经济不支;或因梦想破碎,看不见前路的光明;亦或因为老家的十二道召回金牌,总之原因种种;但结果却无一例外的指向一处——离都返乡。随着学友们的先后离去,卫灵的脑海中也渐渐的浮现出回乡的思绪。这座城市或许不太适宜平凡的自己,亦或是自己的平凡难以适应这座华美的魔都。人大概就是这样,一旦一种思想在脑海中反复出现后,离开始实施便不远了。
言归正传,话回原题。卫灵从魔都回到家乡巢城之后,第一件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便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以解决自己生活的问题。这个国家如今蓬勃强劲的大发展,已然让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深深的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甚至是生存的危机。
这个月是2013年的10月。“再找不到工作的话,下个月就要吃土了”,已经将自己闲置了近两个月的他不时地对着窗外的星空自语着。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是不会去主动关心人的,反而需要人去关心它;朋友之间往往又会因为种种原因聚少离多,甚至各行其道。寂寞感总是要先于短暂的快乐登门,当那短暂的欣喜淡去后,它便又会重新造访;仿佛人生的钟摆总是在满足与无聊之间徘徊。然而就在你感到寂寞、孤独的时候,
总是会有一种寄托不时地扰乱钟摆的节奏,就像卫灵母亲敲开他租赁的房子的大门的那一瞬间,这道人生的钟摆便会悄然静止,屋子内堆积的无聊的空气便会自行的遁逸,留下的是满满的家的温馨。
卫灵的老妈是几天前才知道他的住处的。这个犟牛脾气的家伙总是要显得自己有多么的强韧、多么的独立,要让别人在嘴上面说一声“牛掰”,然后他的内心便开始飘飘然如上九霄,轻易的便被别人的话语送上了云海。当这位母亲知道儿子返乡之后的住处后,便拎着个工业化制造出的布袋子从巢城的农村老家赶往城区。母亲肯定是坐公交车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老乡进城顺带捎了段路。他的母亲是个自强的人,轻易不肯麻烦别人,得了别人的帮助,即便在别人看来只是顺带的事儿,心里也总是亏欠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