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位于长江流域的青谷铜业。按照要求,铜业开采之后必须进行生态修复,但是由于修复不到位,整个区域满目疮痍,环境风险突出。近年来,生活在附近的群众不断投诉铜业污染导致周边区域大量耕地被污染,已无法耕种。”
画面从青谷铜业的门口换到铜业,从铜业换到施工区。继而航拍镜头慢慢往下,回到了那块紫红色的区域。周铜想起来那是什么了。
那是青江下游的水流汇集口,上起新镇,流经青谷镇的生活区和作业区,流向郊乡的森林和农田。她对这个汇集口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水很干净,现在它是暗红色的。
航拍的景象足够直观。从高处看,六七个开口像根须一样触及四面八方。它伸出的每一根触角,都是红色的。最红的是上游。涓涓细流,像山村的血液,从铜矿源源不断地输往每一个角落,红色与周围稀疏原始的绿植搭配,形成一种奇异的美感。最奇特之处是青谷铜业的开口处,开口并非水流源头,而是它的必经之路。上游流溯而至的是激浊而低调的无聊河水,而开口排出的水则为河水染色。奇怪的是,离开口处越近,红色越浅——仿佛被上游的河水冲散了似的,离开口更远,到了主干道,红色反而更深。
那汪暗红色的池塘,不,现在该叫渗滤液。它本是心脏,向青谷的四面八方运输水流,现在却在输送毒药,毒死了它流过的每一寸土地。
生态小组的专家走到开口的排污口,用手指着由柴油机供电的小型污水处理机器,对着镜头,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话解释给观众听:
“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简陋程度,我们想象不到。它用的污染处理的装备是最落后的,处理能力根本不够。那个小柴油机虽然在哐哐响,但是这么大量的水,这么小的设施,根本就没办法,应付不了这个事情。掩耳盗铃,好像我有个设施在做,给检查的同志看一看。你从设施出口看好像有点效果,实际上从地下走出去的比这个量大得多。”
记者则走到了下游的村庄。正值夏初,村庄周围的耕地和菜园中的作物已长得很茂盛了。记者一路走过,发现村庄里家家户户住上了漂亮的小楼房,村民们的状态却相当滞重。
记者的话筒伸过去,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时,村民们的表情似乎是恐惧,又似乎是受宠若惊。
蹲在家门口抽烟的中年汉说:“污水流下来,种不了稻子。它有硫酸,硫酸到田里去种不了庄稼。”
住在河边,拿着扫把扫地的女人:“下雨天,一下雨,这全部是黄泥。硫酸水从上游排下来,鸭子在下面游都要呛死。”
“没有收成。像我种的那个豆角,根本就不长豆角。”
生态小组的人解释说:“铜业的污水主要是浸液选矿产生的硫酸废液。硫酸水的危害就是让土壤板结,土质的变化使作物无法生长,不要说庄稼,有些地方甚至连草都长不出来。
周铜看不下去了,便问罗杰:“你到底想说什么?是想说因为铜业的污染,节目里的那些人记恨,所以想办法杀了哥哥吗?“
罗杰让她耐心看完。
节目后半段,是节目组试图更接近污染造成的原因。
他们跟着矿场出来的垃圾车来到一个弃土场的山顶,看见垃圾车将污泥倾倒而下。正当生态小组的专家上前声明相关规定时——铜矿出来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不允许随意对方。一位自称是铜业保卫组的人出现了,态度蛮横,语气很冲:
“我跟你说过了,这是有审批单的,知道吧?”
这自然不算什么。最精彩的是最后两段采访。
一个是节目组对周硼的采访,记者问他,矿场的相关环保手续是否都办好了,周硼像是被吓到了,但还是呆呆地说:“我们严格按照符合国家标准的措施处理铜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不存在任何对百姓有害的行为。”
另一个是生态小组最后到环保局亮明身份。
“你是环保局是吧?”对面是青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对。”
“就是它那个工业的垃圾往山顶上倒,你们批过没有?”
局长不说话,他身边的属下接话,眼睛转了转,嘴里迟疑着重复调查人员的话:
“工业垃圾?”“往弃土厂里面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画面从青谷铜业的门口换到铜业,从铜业换到施工区。继而航拍镜头慢慢往下,回到了那块紫红色的区域。周铜想起来那是什么了。
那是青江下游的水流汇集口,上起新镇,流经青谷镇的生活区和作业区,流向郊乡的森林和农田。她对这个汇集口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水很干净,现在它是暗红色的。
航拍的景象足够直观。从高处看,六七个开口像根须一样触及四面八方。它伸出的每一根触角,都是红色的。最红的是上游。涓涓细流,像山村的血液,从铜矿源源不断地输往每一个角落,红色与周围稀疏原始的绿植搭配,形成一种奇异的美感。最奇特之处是青谷铜业的开口处,开口并非水流源头,而是它的必经之路。上游流溯而至的是激浊而低调的无聊河水,而开口排出的水则为河水染色。奇怪的是,离开口处越近,红色越浅——仿佛被上游的河水冲散了似的,离开口更远,到了主干道,红色反而更深。
那汪暗红色的池塘,不,现在该叫渗滤液。它本是心脏,向青谷的四面八方运输水流,现在却在输送毒药,毒死了它流过的每一寸土地。
生态小组的专家走到开口的排污口,用手指着由柴油机供电的小型污水处理机器,对着镜头,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话解释给观众听:
“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简陋程度,我们想象不到。它用的污染处理的装备是最落后的,处理能力根本不够。那个小柴油机虽然在哐哐响,但是这么大量的水,这么小的设施,根本就没办法,应付不了这个事情。掩耳盗铃,好像我有个设施在做,给检查的同志看一看。你从设施出口看好像有点效果,实际上从地下走出去的比这个量大得多。”
记者则走到了下游的村庄。正值夏初,村庄周围的耕地和菜园中的作物已长得很茂盛了。记者一路走过,发现村庄里家家户户住上了漂亮的小楼房,村民们的状态却相当滞重。
记者的话筒伸过去,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时,村民们的表情似乎是恐惧,又似乎是受宠若惊。
蹲在家门口抽烟的中年汉说:“污水流下来,种不了稻子。它有硫酸,硫酸到田里去种不了庄稼。”
住在河边,拿着扫把扫地的女人:“下雨天,一下雨,这全部是黄泥。硫酸水从上游排下来,鸭子在下面游都要呛死。”
“没有收成。像我种的那个豆角,根本就不长豆角。”
生态小组的人解释说:“铜业的污水主要是浸液选矿产生的硫酸废液。硫酸水的危害就是让土壤板结,土质的变化使作物无法生长,不要说庄稼,有些地方甚至连草都长不出来。
周铜看不下去了,便问罗杰:“你到底想说什么?是想说因为铜业的污染,节目里的那些人记恨,所以想办法杀了哥哥吗?“
罗杰让她耐心看完。
节目后半段,是节目组试图更接近污染造成的原因。
他们跟着矿场出来的垃圾车来到一个弃土场的山顶,看见垃圾车将污泥倾倒而下。正当生态小组的专家上前声明相关规定时——铜矿出来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不允许随意对方。一位自称是铜业保卫组的人出现了,态度蛮横,语气很冲:
“我跟你说过了,这是有审批单的,知道吧?”
这自然不算什么。最精彩的是最后两段采访。
一个是节目组对周硼的采访,记者问他,矿场的相关环保手续是否都办好了,周硼像是被吓到了,但还是呆呆地说:“我们严格按照符合国家标准的措施处理铜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不存在任何对百姓有害的行为。”
另一个是生态小组最后到环保局亮明身份。
“你是环保局是吧?”对面是青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对。”
“就是它那个工业的垃圾往山顶上倒,你们批过没有?”
局长不说话,他身边的属下接话,眼睛转了转,嘴里迟疑着重复调查人员的话:
“工业垃圾?”“往弃土厂里面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