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小赵:愚……愚公移山?-第2/3页

加入书签
正巧天空掠过一道闪电,映在她落满水珠的镜片上。虚惊一场,是两个大活人,市局的人到了。她正抬步要走,闷雷声也来了,个子矮一点的那个跌坐在地。

“哎呀,原来不是鬼。”赵文礼被刘万里拉起来。发现对面是能够正常行走的活人后,小赵的脸红红的。

待走近了,赵文礼和张普华认出彼此,这两人脸色都不大好。

张普华说:“你怎么来了。你这孩子,不好好室内呆着,跑出来干什么?”

“张书记和小赵认识?”老刘解释,“这孩子新到局里,安排给我带。我下乡来调查,小赵自然得跟着,您说对不?”

小赵本想装不认识她,可见她装出一份两人很熟的样子,又来管他的行踪,便扯了扯嘴角:“不是说有案子,什么情况?”

据报警的人说,非法采矿的头姓朱名洪,几天前带着一伙人进了山。暴雨第一天没有回家,家里人没放在心上。后来第二天,第三天,同样没有消息,几家人等急了,一合计,比起坐牢,还是命更重要,这才报了警。

青谷镇的矿区面积十平方公里,抵得上半个首都内环,铜矿最南处贴着青谷镇南面的管辖线。郊县地广人稀,接管了青谷市除新镇和青谷镇以外的700平方公里地域和8万人口,地图上看像只蝌蚪。出事地位于这颗蝌蚪状地域的尾部,铜矿以南,市域线往西。

小赵问:“哪儿塌了?”

张普华无奈地说:“眼前就是了,这里。”

她用手比划接着说:“原本有座山。”

小赵惊,跟前哪里是山?分明像个废弃的乱石窝,山皮不说没有,半棵植被也无,成堆的花岗岩块挤在一起,这个规模,放在古代,大约是绝佳的乱葬岗。哈,非法采矿?这个规模,得被称作愚公移山吧?

老刘懂了:“这才是叫我们来的原因。”

张普华说的山,老刘见过。山上原本很漂亮,草多树少,草地上零星长了些紫红色的小花。寓意好,也好看,当地人叫紫稻,都知道长这花的地方下面准有铜。

前些年,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泥石流引起全国密切关注。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的生态政策,同时也是此地含铜量低、开发成本较高的缘故,当地政府并未将此地列为可开发的矿区。

张普华把收集到的情况同步给了赵文礼和刘万里。

提出报警的是朱洪的第三任老婆。朱洪是本地有名的二流子,带着几个小弟混,一直吃倒卖矿石这碗饭。早些年,他们的活动领域只要一接近青谷镇,就会被关进去。

小赵不解,刘万里解释说:“周氏对这些盗采的消息知道的很快,那些案子多半是他们的人举报的。况且,青谷市屁大点地方,大小生意绕不过周氏。挖能静悄悄地挖,卖不行。青谷镇守着快速通道,一天路过什么车队,装了多少精矿石,他们门儿清。这几年来,因非法采矿入狱的情况少了很多。大家说猜是周硼心慈,上任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这样,他的口碑才会一点点起来。”

刑事流程慢而长,人拷进看守所时往往是犯罪嫌疑人,非法采矿罪名不会太严重,刑期多是一年。人在里面混着,再找人打点一下拖一拖,判决书下来时,剩余刑期往往不足半年,看守所接着待一两个月,便直接回家了。当然,也有运气不好被逮个正着,证据确凿无疑义时,人便被送进监狱蹲个一年两年。

进去,出来,进去,再出来。被抓了,关进看守所,可以说,朱洪成年后的日子分为山上和看守所两部分。多年过去,朱洪劣迹不改。乡下人坐牢,不跑的老婆几乎没有,朱洪家的自然也如此。可他女人没断过,原因没别的,他有办法搞到钱。老婆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盗采矿石,别人也干,要么找不到买家,要么会惊动周氏。朱洪不一样,他卖得出去,价格不低。

朱洪老婆说:“我不知道他卖给谁。前几年吧,他栽了个跟头,比往常少一半的量,生生多关了半年。出来后他不干了,说周氏像只疯狗逮谁咬谁。可去年年底开始,他又组上队伍,扬言带大家发财。那之后,每次交货,拿回来的钱多出不少。”

老刘仔细看着地上的石头,大块的纯石头多,想着,应该是偷得差不多了,所以剩下的也见不着什么青,问她:“这座山本就因为铜含量低,开采成本过大,才没有被纳入铜矿的开采范围。这样的石头也能卖钱?谁这么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