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第2/3页

加入书签
    贺燿点点头说:“有倒是有。

    不过我在里边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当初之所以提出这个项目来,也是迫不得已。”

    曹牧阳说:“哦?怎么个迫不得已?”

    贺燿看看在座的一票领导,苦笑道:“曹书记,有些话,您应该明白的。”

    曹牧阳了然地点点头,说:“理解,在改革的初级阶段嘛,总是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但是整体的大方向毋庸置疑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不是吗?”

    贺燿点点头说:“您这句话我百分百支持。”

    曹牧阳说:“支持就好。

    那你觉得在浩市能够建成城市新中心,那在东口市,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贺燿说:“您现在不是正在进行改造吗?”

    曹牧阳摇摇头说:“那只能说是老城区改造。

    老城区建成年代久远,很多建筑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建造起来的。

    已经达到了不改造不行的地步。

    说白了,就是老瓶装新酒,本身就有很大的限制,耍不出来多少的花样来。

    但是你这个城市新中心的构想却很新颖。

    在一片完全空白的纸上作画,发挥空间比给别人的旧画上色添彩大太多。”

    贺燿说:“但是您要知道,与之对应的是巨大投入和巨大的代价以及巨大的风险。”

    曹牧阳笑道:“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的话,你可以展开说说。

    我们这帮人都想听听你的高见。”

    贺燿说:“书记,高见谈不上,浅见倒是有一点。

    首先,城市新中心的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依托城市,对于城镇的一种延伸。

    而在城镇附近,必定会有大量的居民以及耕地,开发成本大,开发难度高。

    而且必然会激起一部分人不满的情绪,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关键的是,开发出来的地方其实也是在跟老城区抢人抢资源。

    新城区的欣欣向荣必然是伴随着老城区的衰败而来的。

    没有资源倾斜,新城区起不来。

    一旦没有资源倾斜,新城区便不会有吸引力,开发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曹牧阳说:“你说的这些问题和隐患确实存在。

    但是第一点,老城区是如同堆积木一般堆起来的。

    在堆之前有规划,但是规划也非常简单,基本上属于缺什么补什么建什么。

    最后,整个城市就像是一个布满补丁的衣服,道路狭窄,人均占用面积狭小,资源浪费严重,生活环境恶劣。

    想要完全推平重建,又不现实。

    因为压根不可能让所有的老百姓同时搬出城区自个儿找地方住去,那就不是造福于民,而是祸害百姓了。

    与此同时,民工进城已是大势所趋,城镇化是必然前进的方向。

    与其无的放矢,不如找准目标,建造一座规划更合理,设备设施更完善,人们生活工作更方便舒心的新城呢?

    我们不缺眼光,不缺资金,不缺想法,不缺能人,为什么就不能搞起来呢?”

    “因为咱们缺人员密集型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