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二 星星的轨迹:飞星

加入书签


  20世纪,人类已经具有了初步探索外太空的能力,人类第一次踏上非地球星体的土地也是发生在这个世纪:休斯顿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月球。之后,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我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1969年苏美冷战还在继续,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的消息俨然成为了一种打击,苏联航天局尤为感受到这种打击。关于航天方面的应对,航天局罗列了数百条条例,此后苏联加紧了航天计划的进行。同样是在历史不起眼的角落,人类再次接触了徐光启在六个世纪前发现的星星。

  马克西姆率领了一支年轻的科研小组,组内成员都是大学刚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加入航天局的青年人。年轻的好处就是无穷的激情和灵感,当面对登月计划的打击,很多人都想着如何加快本国的登月计划。而马克西姆的团队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项目,既然他们探索月球,那么我们就放弃登月,宇宙那么大,总有其他事物的发现比登月更加有影响力。

  很可惜,这项反其道为之的计划并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在马克西姆的坚持下,上面还是拨了一部分经费来执行这个计划。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经费远远不可能发射独立的探测火箭,所以他们要设计一个尽可能轻尽可能小的探测器来执行他们都探测计划。

  马克西姆忧心忡忡的来的办公室,正要从桌上厚厚的资料中寻找灵感。

  “我想到了!”门被猛的推开,惊得马克西姆手中的资料掉了一地。

  是机灵又冲动的玛丝洛娃,这个年轻的姑娘对航天事业保持着高度热情。“冷静点,你想到了什么?”马克西姆蹲下身子去拾散落的资料,又十分希望玛丝洛娃能带来好消息。

  “一个摄影机!”玛丝洛娃迫不及待地回答:“这简直太棒了,一个带有无线电系统的摄影机,它就能把它所观测到的画面源源不断的传输回来!”

  听闻此言,马克西姆简直太惊喜了!他瞬间就明白了玛丝洛娃在说什么,他又把手中刚刚捡起的资料纸张甩了出去,十分高兴的上前握住玛丝洛娃的手!

  “对!就是这样!解决了回收问题和成本问题!”马克西姆感觉到灵光乍现,他浓烈的灵感被玛丝洛娃的提议激发:“快召集其他人,开会!今天把计划定下来!”……

  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发射独立火箭,所以上面答应在即将发射的火箭给马克西姆小组的计划一个位置,在不影响火箭本来任务的前提下,用来支持马克西姆小组的计划。

  对于这件事,上面的本来意思只是希望能够鼓励新人的航天热情,却没想到马克西姆小组真的拿出了可实施的计划。

  一个摄影机,一个光学转换器,一个无线信号发射器,还有太阳能供能板!它们都采用了没有公开的新技术,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可以自动拍摄并传输图像信号回来的探测器!

  玛丝洛娃给他起名叫“导游”!

  计划是,当“导游”随着火箭进入太空,它会在合适的位置脱离火箭。它本身没有推进器,它会由着惯性滑向太空。太阳能供能板会产生能量让它工作,并把图片传回地球。

  它将会一路滑行,一路拍摄,就好像一个旅游观光的游客。然后,它会把自己的见闻发给我们,就好像一个讲述风景的导游。

  足够幸运的话,它可能会拍摄整个太阳系的景观,直到太阳能板接收不到阳光,无法供能使之停止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距“导游”离开地球已经六年了。一开始“导游”确实断断续续的发来了许许多多星空的照片,不过,在这之后小组就彻底放弃了“导游”。

  现在看来,这是个不成熟的计划,经费的短缺导致摄像机不能调整位置,只能用一个单一的角度凝视宇宙深渊,反而错过了真正想要拍摄的星体。其次就是宇宙的辽阔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仅凭借惯性滑行,短时间根本到达不了太阳系边缘。反而“导游”时时刻刻都在被其他星体引力俘获和被陨石碎片击中的危险之中。再加上宇宙嘈杂的背景辐射,“导游”的无线电信号太过容易迷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