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兵勇-第2/3页

加入书签
士兵被俘虏也只是士兵,将领被俘虏便是关乎国家尊严。

李弥章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他在北方进行了多次试验,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改变。

那怕的他的权利再大,也无法扭转人性的必然。

还好有系统给的忠诚属下!

没有谁比谁高尚,因为大家都想得到自己看的见的东西。

伤兵营里到处充斥着哀嚎和凄惨的声音,整整齐齐地躺在营帐里,忍受着精神和**上的痛苦,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听天由命般等待着医师的救治。

这些伤兵能活下来一半,那便是老天爷开了眼,重伤兵能侥幸活下来那绝对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医师的作用不大,顶多就是开些药剩下的结果如何没人知道,最后还是需要士兵自己去抗。

战事陷入了僵持,伤亡最大的是探骑。为了收集战场上的情报,探骑之间往往会发生斗智斗勇的生死血战。

徐达审问降俘盛庸,得知北元齐王扩廓和北元的辽东开元王不和,于是便让辽东的明军骚扰辽东的元军,使其不能来支援扩廓。

几天之后,暗探通过系统将辽东的情况告知了李弥章。

这些人的领导者一般都是出自系统的精锐暗探人员,以各种身份出去潜伏在各个地方。有商人,乞丐,农夫-----

对南方北元和大明的渗透,也仅仅达到了民间和底层将领的高度。不是上不去高层,而是身份信息难办。

一个商人或者是农民出身的青年,在短时间里升迁的太快会受到严格的调查。

不要小看封建时期的调查机构和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将你提供的消息不择手段地向后调查到三代以上。

当然也有玩忽职守的时候,离得京师越远这种概率越大,潜伏人员可操作的空间也越大。

一般有三种传递情报的方法,飞鹰、人力,以及系统。其中系统传递情报的方法,只有李弥章自己可用。

他这边刚刚南下,后方的那些部落将军便开始大着胆子贪墨战利品,做一些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上千年潜移默化流传下来的潜规则,让他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人有所求,必有所行。

李弥章叹口气,最终还是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选择了小惩警告,在一些小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自个心里很明白,即便将这一批人全杀光了,要不了多久还会有下一批人继续如此。

燕王朱棣第一次在战场上立了军功,作为未来老丈人的徐达对其表现颇为高兴。逃婚时留下的芥蒂,也就这样完全消散掉了。

但其毕竟是皇子,更是他未来的女婿,不能真的当成普通将士来看待和使用。

于是徐达将朱棣单独叫到营帐,道:“这次右营要把伤兵送回去,你跟他们走。”

“还有那个符离公主和漠西的可汗,也要一起带到应天去。你可以先问问那个符离公主,如果她想离开你就放他走。”

“啊?”朱棣不乐意道,“叔,我这才打了一仗。符离公主可是扩廓的女儿,怎么能说放就放。”

战争很残酷,这位燕王殿下的内心被触动之际,不仅不没有害怕反而有了继续血战的勇气。

常年不被朱元璋重视,被大哥压在头上近乎散养状态的朱棣,感觉自己挣到军功的那种快感,甚至超过了皇子身份带给他的特权。

没有人不想要那个位置,只是大哥压在头上和多年的太子权威,让兄弟几个很少有表现的机会,挑战的心思。

一旦远离京师,心头那种挑战大哥,表现自己的心思,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徐达道:“傻小子,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啊。你留在这儿,难到我还真的能让你一直上战场拼命?”

“你想想你的父皇,想想皇后娘娘,他们都在京城里眼巴巴地盼着你回去。”

朱棣撇撇嘴,在他看来父皇心里只有大哥,自己不过是个将来戍边的藩王罢了。

通过哪些大臣的表现,深知即便将来就藩封地,也会有被大哥削藩的一天。

当下无奈道:“标下领命。”

徐达道:“那位出使大明的年轻可汗还记得吗?”

朱棣正色道:“汉人名字叫李弥章,蒙古名字叫阿日斯兰。我记忆深刻,此人很强大。”

“眼光不错。”徐达满意地笑了笑道,“符离公主是他订亲的未婚妻,扩廓是大明的敌人,多的我就不多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