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太夫人生君上的气,是我的过错。京城太叔之事,多是我所谋划的。我已经向君上请罪,只等君上治我之罪。”
颍叔没想到祭足就这么把这件大事认了下来,他抬头凝视祭足,就看祭足叹了口气,接着道:
“不过咱们做臣子的,尤其是我等由君上亲自简拔之人,就算如我戴罪之身,也要为君上分忧才是。”
颍叔点头认可祭足之言:
“司空请宽心。下臣已经谏于君上,今日之事,须当镇之以静。待日久,自见人心。”
“君上已经和我说了你的办法,是个好办法。就怕……树欲静而风不止。”
颍叔诧异,没想明白祭足所指何事:
“司空此言何意?”
祭足捻着自己的胡子,眯着眼睛道:
“太叔要不要和我赌一赌?”
“……”颍叔无言。
“我猜,京城太叔或有异心。”
“何至于此!”
祭足这句话“有异心”,大出颍叔所料,以至于他的调门都高了起来,
“必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京城那位虽然跋扈,总不至于昏头到犯上作乱的。”
与颍叔的惊讶相对的,则是祭足的轻笑:
“人心难测,呵。犯上?谁是上?须知君上之上,还有姜氏在。”
看颍叔蹙眉思考,祭足话锋一转:
“昨日天子来诏,又要君上奉王命讨伐晋之曲沃。君上已命大司马率两百戎车不日启程。此时国都空虚,希望如太叔你所言,平安无事。”
颍叔不是笨蛋,听出此事疑点重重,不禁问道:
“邦内有事,此时大军不可轻易派出,君上为王室之卿,何不拒之?”
“天子有命,谁人能拒?何况讨伐晋邦之二臣,乃大义所在,也可起震慑之用。”
“话虽如此,可万一……”
祭足两眼眯的更细,嘴角上翘,似有得意之情:
“你看,你也说出‘万一’二字了。”
“不该如此!不会如此!”颍叔强撑。
“自然希望如你所言。不过,如我赌赢了,太叔你要听我几句话,如何?”
颍叔沉默。祭足续道:
“如有万一之事,君上之安危自由我担之。但你要看住君上,不能让他做出不孝之举!你可能不知道,君上平日之间沉稳老练,可于急切之下,他却是个爱冲动的性子。姜氏无论如何也是君上之母,该有的体面必须要有,这个体面是姜氏的,更是君上的。”
颍叔沉默良久,低头不语。他反复思量,觉着事情并不会像祭足预料的那样发展,哪怕祭足显得把握十足。退一步讲,就算真发生了大事,他一个小臣能做什么?祭足要他至君上于孝,这本就和他的初心相同。
“诺!下臣定会至君于孝,不会让君上与太夫人有事的。”
我还有用,这就行了。这世道还没有变得那么差劲——颍叔对自己说。
---------------------------
“有多大把握?”
“臣并无把握。不如臣所料,自然更好。此事,有如给太叔开了一扇窗户,等司马从制邑回来,窗户也就要关了。太叔如无二心,自然对他无所伤害;如有二心,那么他定会在开窗之时跳出来的。”
听了祭足之言,这位郑邦之君郑寤生沉吟良久,终是叹了口气。
“子仲,你知道,寡人也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郑寤生年纪不足四十,但已经当了二十年的邦君。虽然他容貌身形都很普通,但他常年居于尊位,又素来姿态庄重,对众人皆不假辞色,自然有一身上位者的气场。可人逢大事,踌躇难择,在亲近臣子的面前这气场难免破功,显出犹豫颓唐之色。
“臣自然知道君上的难处。”
“是啊,你知道我。”
郑寤生双目失焦,开始回忆当年。
“有些事,经得多了,自然要多想。寡人奉王命讨伐曲沃不止一次,为的就是续先君与晋文侯之谊,扶文侯之嗣,平曲沃之乱臣。我总在想,为什么曲沃桓叔要做出这等悖逆之事呢?其兄对他一直是宠爱有加,其侄昭侯更是信任这位叔父,将大城曲沃封给他,最终却被他暗算。这是为什么?”
祭足不答。他知道邦君只是用自言自语来给自己进行心里建设。这些旧事,他们君臣二人聊过多次,是早有答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颍叔没想到祭足就这么把这件大事认了下来,他抬头凝视祭足,就看祭足叹了口气,接着道:
“不过咱们做臣子的,尤其是我等由君上亲自简拔之人,就算如我戴罪之身,也要为君上分忧才是。”
颍叔点头认可祭足之言:
“司空请宽心。下臣已经谏于君上,今日之事,须当镇之以静。待日久,自见人心。”
“君上已经和我说了你的办法,是个好办法。就怕……树欲静而风不止。”
颍叔诧异,没想明白祭足所指何事:
“司空此言何意?”
祭足捻着自己的胡子,眯着眼睛道:
“太叔要不要和我赌一赌?”
“……”颍叔无言。
“我猜,京城太叔或有异心。”
“何至于此!”
祭足这句话“有异心”,大出颍叔所料,以至于他的调门都高了起来,
“必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京城那位虽然跋扈,总不至于昏头到犯上作乱的。”
与颍叔的惊讶相对的,则是祭足的轻笑:
“人心难测,呵。犯上?谁是上?须知君上之上,还有姜氏在。”
看颍叔蹙眉思考,祭足话锋一转:
“昨日天子来诏,又要君上奉王命讨伐晋之曲沃。君上已命大司马率两百戎车不日启程。此时国都空虚,希望如太叔你所言,平安无事。”
颍叔不是笨蛋,听出此事疑点重重,不禁问道:
“邦内有事,此时大军不可轻易派出,君上为王室之卿,何不拒之?”
“天子有命,谁人能拒?何况讨伐晋邦之二臣,乃大义所在,也可起震慑之用。”
“话虽如此,可万一……”
祭足两眼眯的更细,嘴角上翘,似有得意之情:
“你看,你也说出‘万一’二字了。”
“不该如此!不会如此!”颍叔强撑。
“自然希望如你所言。不过,如我赌赢了,太叔你要听我几句话,如何?”
颍叔沉默。祭足续道:
“如有万一之事,君上之安危自由我担之。但你要看住君上,不能让他做出不孝之举!你可能不知道,君上平日之间沉稳老练,可于急切之下,他却是个爱冲动的性子。姜氏无论如何也是君上之母,该有的体面必须要有,这个体面是姜氏的,更是君上的。”
颍叔沉默良久,低头不语。他反复思量,觉着事情并不会像祭足预料的那样发展,哪怕祭足显得把握十足。退一步讲,就算真发生了大事,他一个小臣能做什么?祭足要他至君上于孝,这本就和他的初心相同。
“诺!下臣定会至君于孝,不会让君上与太夫人有事的。”
我还有用,这就行了。这世道还没有变得那么差劲——颍叔对自己说。
---------------------------
“有多大把握?”
“臣并无把握。不如臣所料,自然更好。此事,有如给太叔开了一扇窗户,等司马从制邑回来,窗户也就要关了。太叔如无二心,自然对他无所伤害;如有二心,那么他定会在开窗之时跳出来的。”
听了祭足之言,这位郑邦之君郑寤生沉吟良久,终是叹了口气。
“子仲,你知道,寡人也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郑寤生年纪不足四十,但已经当了二十年的邦君。虽然他容貌身形都很普通,但他常年居于尊位,又素来姿态庄重,对众人皆不假辞色,自然有一身上位者的气场。可人逢大事,踌躇难择,在亲近臣子的面前这气场难免破功,显出犹豫颓唐之色。
“臣自然知道君上的难处。”
“是啊,你知道我。”
郑寤生双目失焦,开始回忆当年。
“有些事,经得多了,自然要多想。寡人奉王命讨伐曲沃不止一次,为的就是续先君与晋文侯之谊,扶文侯之嗣,平曲沃之乱臣。我总在想,为什么曲沃桓叔要做出这等悖逆之事呢?其兄对他一直是宠爱有加,其侄昭侯更是信任这位叔父,将大城曲沃封给他,最终却被他暗算。这是为什么?”
祭足不答。他知道邦君只是用自言自语来给自己进行心里建设。这些旧事,他们君臣二人聊过多次,是早有答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