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成语大师-第4/5页

加入书签
        白天死了晚上还想,等于日思夜想。

        当然,屋子里的庸俗的人是不会穿衣服的这句翻译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最有可能的翻译,大概是“毋庸置疑”吧?

        克雷特学习中文是很有特色的,他只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中文的字和口语。

        至于成语?克雷特一直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

        然后,他还耐心的把这些成语教给了自己的学生米拉。

        而,这对师生,应该是让很多中国人自愧不如的成语大师了!

        在米拉的一再坚持下,克雷特答应了她的请求。

        索菲亚也同意了。

        只是她有一些恐惧,这一路上要遭到克雷特和米拉多少的成语轰炸啊。

        中国的成语为什么那么的奇怪呢?

        ……

        克雷特准备了很多他的新式发明。

        其中,有一样东西比较特别。

        这叫“角膜接触镜”。

        “这是眼镜。”

        “眼镜?”

        索菲亚只觉得不可思议。

        眼镜有这么小?

        面前的所谓的“角膜接触镜”,是一种全塑料小镜片,直径仅覆盖角膜。

        而且在克雷特的介绍里,这种“角膜接触镜”可以让人舒适的佩戴一整天。

        嗯,如果孟绍原在这里,完全可以说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

        隐形眼镜!

        这没什么稀奇的,人类研究隐形眼镜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最早提出隐形眼镜设想的,是那位不可思议的天才:

        达芬奇!

        1508年,达芬奇发现将玻璃罐盛满水放在眼前看外面的景物,可以改变眼睛的视觉功能。

        他还将此设想画出草图,并阐述了相关理论。

        这是人们可以追溯到的最久远的关于隐形眼镜的历史渊源,达芬奇也因此被后世誉为“隐形眼镜之父”。

        1632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类似建议。可是此后几百年,人类在隐形眼镜上仍无所作为。

        一直到1801年,托马斯·杨进一步推进这个设想,制作了一个和微型透镜相连的注水玻璃管,并将它装在自己的眼睛上。

        1845年,英国人赫尔奇又发现在玻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可以短暂矫正患者的视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