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这都是她的钱!不捐

加入书签


    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出国潮掀起。

    因为那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大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进一步接触,外国的月亮更圆的话题兴起。

    甚至还有许多靠国家进行留学的人,在那边迷失了自我不愿回来。

    就连许真小时候,也听说过不少相关的言论。

    国外的人都很有素质,街上一点垃圾也没有,从来不会有人闯红灯;

    国外的人都很爱学习,坐车都是人手一本书,不像国内……

    不过等她长大有了分辨能力时,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从出国潮变成了归国热。

    只是那时失去的人才,对国家的影响还难以估量。

    许真之前特意跟郑卫国说若是有国外的企业搭线出口时,一定要接受所有报纸的采访,将这件事传向国内每一个角落。

    郑卫国以为是为了宣传彩电,保证有消息了第一时间通知她。

    许真在那次采访后,就拒绝了其他任何报社的采访,一心待在系统空间里学习。

    没多久,关于她的独家采访发布——《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

    而日报销售全国,一经发布,立刻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他们之前只知道有厂子造出了彩电,但是不知道彩电的厉害之处,更不知道发明的人居然是一个才十八岁的学生!

    有其他报社闻风而动,选择了其他切入点。

    一时间,关于许真与彩电的报纸纷踏而来。

    当然,这时候标题都不会以吸睛为主,但是光一个“超越国外技术”的噱头就能够吸引所有人。

    就连许真的同学都经历了一番采访,不过得到的大部分都是天才和学习狂人的描述。

    毕竟在他们印象里,许真入学后就没出去玩过几次,一直都是在宿舍里看书,甚至连暑假都没回家,留在学校。

    在大家闲时,又没有收音机,总是一个人念报纸,一堆人围着听,而这段时间大家听完后都是满面红光。

    “好!我们国家就该有这样的人才!”

    “国外只不过是占了时间先机,但咱们有这么多人才,赶上去也快了!”

    “等彩电发售了,我怎么着也得买一台!”

    等郑卫国放出他们的电视机已经有国外的企业来接触,即将出口时,讨论的热潮上了新高。

    青峰市本地的报纸直接去了许真老家。

    发生在本地的大好事,值得他们蹭一个月的热度!

    青山大队。

    农忙刚过,生产队也放了一天假,大家都在树下唠嗑。

    “许老二家真是有大福气,一个闺女带活了全家。”

    “前阵又上了报纸,还是全国都能看到的那种,人不在公社和大队还开了个表彰大会,这要是我,请假都得赶回来上台。”

    “我听我孙子念了,说是发明了个什么东西,比外国人的还厉七零:我只想摆烂不想学习(一只八百)快书库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