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故人-第2/4页

加入书签
        三十多年前,当赵嗣忠还叫赵四的时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子。但是他不想和祖辈一样蜗居在这个小乡村里过着平淡的生活,好男儿当游历四方。恰好身逢乱世,他自己又在私底下偷偷读过几本书,觉得国家需要自己去拯救,感觉重任在肩。直到有一天,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到了。

        镇上来了一位很飒爽很美丽的夫人,偶然的机会,俩人在护城河边的海棠树下相遇。

        赵四当时正与镇上的朋友们一同嬉闹,“古人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当今恰逢乱世,将军平定天下,儿郎不让寸土,好男儿志在四方,吾当从军去,誓死不还乡。”

        乱世飘摇,少年间的戏语也夹杂着国仇家恨,烙印着战争的风霜。却没想到,这番话却被路过的宋慧芳听到了,并写信告诉了宋家。在宋家人的帮助下,赵四去北方参军,远离故土,却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三十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行军生涯中,赵四与众多士兵并肩作战,触目皆是战争的硝烟与裹尸的马革,是士兵的嘶吼和濒死的哀嚎。

        赵四这个名字太普遍了,一声喊过去十个能有五个应答的,帐中的军师为他改名,由赵四更名为赵嗣忠。

        几年过后,匈奴撤退,却不想赵嗣忠作为俘虏,也一并被带离了故土。

        芦苇荡荡,青草离离,他漂泊在异域的土地上,一别十载。在荒凉的土地上生存,让他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要这样度过。昔日少年的豪言犹然在耳,如今再听却是鬓已星星。

        大雍朝建立后,这些被俘虏的士兵分批换回,当他再次踏上大雍朝的国土时,已经是孓然的羁客。

        “所以,他就一路走回了这里?”孟茹震惊道。

        周稠点点头。之前有宋家帮忙,宋慧芳也有所照应,一路有快马奔驰,赵四一直在中原参军打仗。后辗转来到北境,与匈奴打了几年,就被抓走了。

        “他听说你这里开了个宋太后的博物馆,很感兴趣,想着明后两日来看看,你这里方便吗?”周稠讲完故事,顺势问道。周稠起先误以为赵嗣忠是一个不事生产的流浪汉,一直没有什么好脸色,后来听完了他的故事,内心不由敬慕。也积极为他奔走,牵线搭桥了。

        “可以呀!为国征战的老兵来参观,是我们的荣幸。”孟茹爽快回道。

        第二日一开馆,赵嗣忠就拄着拐杖,来到了大门口。

        清晨的曦光洒在门口的匾额上,赵嗣忠抬起脸,细细端详匾额上的大字。

        孟茹在门口迎接,亲自接待赵嗣忠。小仪也早早站在门口,好奇地看向这个饱经风霜的归客。

        赵嗣忠走进馆里,逐一看向陈列的展品和字画,眼中浮现出对往昔的回忆。突然,他想起了什么,颤颤巍巍从衣服里掏出一个玉玦,递给孟茹。

        “这是当年宋太后送给宋氏子的生辰贺礼,宋家的人转送给了我,这么多年还好没有丢,这里,大概是最适合它的地方了。”赵嗣忠将玉玦交到孟茹的手里,小仪在旁边轻捂住嘴发出一声惊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