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茹一路顺着墙根往东边走,看着沿途熙熙攘攘的人群,微微一笑。
自从来到这个朝代,已经11年了。穿来之前,孟茹研究生刚毕业,应聘去一家高中当语文老师,本来生活极其有奔头,谁料就是晚上出门取个快递的功夫,眼前莫名眼前一黑,一睁眼就来了这个莫名其妙历史上无未听过的大雍朝。当时她还是一个3岁的小豆丁,着起急来呜呜啊啊的连话都说不清楚。幸好大雍朝民风开放,女性地位在记忆中的中国历史里前所未有的高,不仅可以与男子一同上学堂,还可以享有家业的继承权。虽然大多数人仍是选择把女儿养在家里,但是出去抛头露面的也不在少数。这也导致了,相亲失败率大大增加。孟茹也不在乎,16岁着什么急呢,在这个朝代,很难遇到一个真正会重视、理解自己想法的人。
孟茹倒不是随便说说,一路向东,真跑来到了隔壁周府。门房远远看到孟茹过来,连通报都不用,直接嚷着:“孟姑娘又来啦!我们周大少爷在书房呢,听说被老爷训呢!”
周家三代商贾,资产颇丰,整个安定镇中,几乎有一半的街道和商铺出自周家,大到客栈酒馆,小至流动商贩,背后都有着周家的影子,是掌握整个城镇经济命脉的家族。但周家的府邸却没有建在核心商区的中央,反而十分低调地坐落在护城河畔的长街一角,周边是城镇有名的古玩文化街。
这主要得益于周家老爷子附庸风雅的个人爱好。周家先祖如何发家的已不可考证,传至现在,已经坐拥安定镇的半壁江山了,在京城、其他交通要道的城镇,也有不少生意和房产。周家老爷子在几年前仙去,因他生前立志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儒商,便效仿“孟母三迁”的典故,执意将府宅迁至文化街一带,就为了耳濡目染周边的文化气息,让子孙后代长点书生气质。
大雍朝创立不久,风气非常开放,不仅对女性的束缚极低,士农工商之间的阶级地位也并未过于悬殊。若家中经商,亦可以考取功名,封侯拜相。甚至,因家中财富殷实,利于上下打点,在某些地方的政府衙门机构中,甚至塞满了不少富家子弟呢!
周府是个五进五出的豪华住宅。孟庭芳年轻时放荡不羁,恃才傲物,颇有些“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意思,远近闻名,却很得周老爷子喜爱,曾是周府的座上贵宾。孟茹年幼时就经常在周府玩耍,与这里的人混的很熟,尤其是周府的少爷周稠,更是交情甚笃。眼下孟茹与家父起了争执,为了躲清闲,跑来找周稠解闷,谁知一来就撞上了这出大戏。
“孟姑娘,您快去听雨斋,老爷和少爷打起来了!”
“啊?”
中院在周府第三进、四进的中间,一侧为鹂鸣轩,是周家长辈与来客会谈唔见之所。另一侧名听雨斋,通常搁置不用,有事或有贵客来临时,周家举办宴会启用这里。
还未走近,远远就听到听雨斋附近人声鼎沸热热闹闹的,这周家父子俩怎么就在听雨斋打起来了?孟茹一头雾水。本是为了自己清净点,谁成想周府真不愧是大家族,可比自家的小院子热闹多了。向来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热闹大可不必凑了。孟茹正想趁人不备脚底抹油赶紧遛,却被周府少爷的贴身小厮芦叶一眼瞅见,哭爹喊娘地绊住了。
芦叶一张嘴眼泪就下来了:“孟姑娘,快去救救少爷吧!老爷要把少爷打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