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昔日传承的道统来头极大,封神之后,众神归位,留下许多传承,楼兰所承的道统上承清微,清微又是阐教别传,根子上属于阐教门徒。
如今末法时代,灵气匮乏,练气难以修行,他夜游大明宫旧址,感知地脉龙气,唏嘘王朝更迭,岁月如梭。
让他想起一门之前扔在角落的功法。
那门功法不修灵气,修的是一点洞天之机。
能借天穹地脉洞天福地的一点灵机修炼元神,最后修成极端稳固的阳神,万劫不灭,也可与一洞天福地结合,跨过诸多门槛,直接修成地仙。
据说是那位镇元子大仙的传承,全名唤作《地仙经》。
曾经楼兰看不上这门功法,主要因为这门功法残缺不全,毕竟这是镇元子一脉的核心功法,不知师门长辈如何弄来,但只有收摄灵机修炼元神的基础法门,缺失了许多内容。
但现在看来,这门功法却是最适合与后世道家各派融合的功法。
想到此处,楼兰索性回到酒店,盘坐在地面,念头翻滚。
地仙经,不修灵气,修一点洞天之机,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天穹地脉、洞天福地,即便是在末法时代,这门功法进境速度也不弱。
结合这些天对后世道家修炼的体会,通过小云箓加强悟性,以地仙经修神,以黄庭经修身,以滚滚红尘炼心,三者合一,一门成熟的后现代修道功法已有雏形。
再保留练气法门的霸道特性,最后成形的这门功法已经和原版《地仙经》截然不同,或可称为《地皇经》。
......
次日,楼兰离开酒店,开车上路。
目的地,骊山。
中途体验了一番三秦大地的美食和民俗风情,这里作为西北关隘,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岁月更易,沧海桑田,唯有民间一些习俗还能看到千年前的影子。
楼兰心中无限感触,作为见证文明前后两端的旅人,他感受到了文明的重量。
不周山会倒塌,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不周山却是难以倒塌的。
无论是赳赳老秦,还是强汉盛唐,永远长存于文明血脉之中,即便后世五胡乱华,蒙古屠城,满清入关,东瀛入侵,再难再惨烈的境况,总有人能站出来,挺着不可弯曲,不可摧毁的铮铮硬骨,为国家和民族挣出一条光明前路。
此次入长安,已然收获颇丰。
出城,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骊山,秦岭分支,苍莽逶迤,黛色翠染,山体奇异,形如骏马于旷土奔腾。
娲皇补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皆在此处。
后世始皇帝在此修建陵寝。
坚硬冰冷的万载青石,见证了神话起始,人间兴亡,自然灵秀非凡,道韵天生。
世人不知,娲皇在此补天,其后在骊山留下了一支道统,即骊山老母一脉。
他那道友,便是这一脉的修士。
道友昔日龟息之地,应在骊山以北,楼兰进入骊山后,一路上用手掐算。
他已消化了一些后世修道体系的知识,卜算正是其中一部分。
修道和练气不同,修道对修行者的要求更高,步骤更繁琐,面对灾劫很难硬挺过去,修道者便精研卜算,试图趋福避凶,明了天数。
但掐算的结果让他脸色不太好,昔日道友龟息之地似乎与始皇帝陵寝有所重合,他突然有个猜测,莫非道友的沉眠之地,被始皇帝身边的练气士发现,然后活生生挖了出来?
若真如此,也能解释道友为何没有按照约定唤醒自己。
绵密的山林中,楼兰的身影快速穿过,目观地势,心纵八方,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塞入小云箓中,再对应当年道友所说的地点,找到一座小山丘,四周绿意盎然,遍布草木,此处却光秃一片,仿佛一块癞斑。
最终小云箓推算出的地点便是这里。
楼兰再次生疏的卜算一番此行吉凶,却得到一个极其混乱的结果,只好悻悻的使出土遁术,钻入山丘之下。
穿过土石,楼兰的土遁术来历非凡,练到深处,可以修成一道纵地金光,日行数千里不在话下。
地下深处,遁速惊人的楼兰身形戛然而止,身躯仿佛撞上了坚固无比的东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整个人撞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这是何物?”
恢复清醒的楼兰气聚双目,穿过层层叠叠的岩石泥土,看到身下,一座巨大的地下城池横亘在道友沉眠之地的上方,大城呈覆斗状,长约千米,深五十米,其中宫廷楼台数不胜数,几乎是一个微缩版的咸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如今末法时代,灵气匮乏,练气难以修行,他夜游大明宫旧址,感知地脉龙气,唏嘘王朝更迭,岁月如梭。
让他想起一门之前扔在角落的功法。
那门功法不修灵气,修的是一点洞天之机。
能借天穹地脉洞天福地的一点灵机修炼元神,最后修成极端稳固的阳神,万劫不灭,也可与一洞天福地结合,跨过诸多门槛,直接修成地仙。
据说是那位镇元子大仙的传承,全名唤作《地仙经》。
曾经楼兰看不上这门功法,主要因为这门功法残缺不全,毕竟这是镇元子一脉的核心功法,不知师门长辈如何弄来,但只有收摄灵机修炼元神的基础法门,缺失了许多内容。
但现在看来,这门功法却是最适合与后世道家各派融合的功法。
想到此处,楼兰索性回到酒店,盘坐在地面,念头翻滚。
地仙经,不修灵气,修一点洞天之机,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天穹地脉、洞天福地,即便是在末法时代,这门功法进境速度也不弱。
结合这些天对后世道家修炼的体会,通过小云箓加强悟性,以地仙经修神,以黄庭经修身,以滚滚红尘炼心,三者合一,一门成熟的后现代修道功法已有雏形。
再保留练气法门的霸道特性,最后成形的这门功法已经和原版《地仙经》截然不同,或可称为《地皇经》。
......
次日,楼兰离开酒店,开车上路。
目的地,骊山。
中途体验了一番三秦大地的美食和民俗风情,这里作为西北关隘,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岁月更易,沧海桑田,唯有民间一些习俗还能看到千年前的影子。
楼兰心中无限感触,作为见证文明前后两端的旅人,他感受到了文明的重量。
不周山会倒塌,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不周山却是难以倒塌的。
无论是赳赳老秦,还是强汉盛唐,永远长存于文明血脉之中,即便后世五胡乱华,蒙古屠城,满清入关,东瀛入侵,再难再惨烈的境况,总有人能站出来,挺着不可弯曲,不可摧毁的铮铮硬骨,为国家和民族挣出一条光明前路。
此次入长安,已然收获颇丰。
出城,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骊山,秦岭分支,苍莽逶迤,黛色翠染,山体奇异,形如骏马于旷土奔腾。
娲皇补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皆在此处。
后世始皇帝在此修建陵寝。
坚硬冰冷的万载青石,见证了神话起始,人间兴亡,自然灵秀非凡,道韵天生。
世人不知,娲皇在此补天,其后在骊山留下了一支道统,即骊山老母一脉。
他那道友,便是这一脉的修士。
道友昔日龟息之地,应在骊山以北,楼兰进入骊山后,一路上用手掐算。
他已消化了一些后世修道体系的知识,卜算正是其中一部分。
修道和练气不同,修道对修行者的要求更高,步骤更繁琐,面对灾劫很难硬挺过去,修道者便精研卜算,试图趋福避凶,明了天数。
但掐算的结果让他脸色不太好,昔日道友龟息之地似乎与始皇帝陵寝有所重合,他突然有个猜测,莫非道友的沉眠之地,被始皇帝身边的练气士发现,然后活生生挖了出来?
若真如此,也能解释道友为何没有按照约定唤醒自己。
绵密的山林中,楼兰的身影快速穿过,目观地势,心纵八方,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塞入小云箓中,再对应当年道友所说的地点,找到一座小山丘,四周绿意盎然,遍布草木,此处却光秃一片,仿佛一块癞斑。
最终小云箓推算出的地点便是这里。
楼兰再次生疏的卜算一番此行吉凶,却得到一个极其混乱的结果,只好悻悻的使出土遁术,钻入山丘之下。
穿过土石,楼兰的土遁术来历非凡,练到深处,可以修成一道纵地金光,日行数千里不在话下。
地下深处,遁速惊人的楼兰身形戛然而止,身躯仿佛撞上了坚固无比的东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整个人撞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这是何物?”
恢复清醒的楼兰气聚双目,穿过层层叠叠的岩石泥土,看到身下,一座巨大的地下城池横亘在道友沉眠之地的上方,大城呈覆斗状,长约千米,深五十米,其中宫廷楼台数不胜数,几乎是一个微缩版的咸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