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俭入汴梁-第3/4页

加入书签
        时间短还能坚持得住,可若是时间一长,城内这么多人,总是要吃喝的,难免就会出问题。

        即是上面同意和谈,张俭便自告奋勇做了大使,带人直向着大宋汴梁而去。

        相比于以前出使宋国,就没有一次像是这回这么急的。

        张俭连轿都没有座,就这样在上百亲兵的保护之下,骑马来到了大宋,直奔汴梁城而来。

        汴梁城,提前一步得到了消息,辽国将派新任三司使张俭来访,商量的就是两国和谈,并世代友好之事。

        以往辽使来宋,一般都不会这般明确地把目的给讲出来。

        透露一点大概意思就算是不错了,这回却是提前就把目的说了出来,也就是意在告诉大宋,你们做好准备了,我们不准备打了,你们看看应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相比于辽国,宋国更不愿意开战。

        宋国可是防守方,且一防守还是防守三族,一个弄不好,很可能就会有灭国的危险。

        现听到辽国不想打了,把朝堂上这些老爷给高兴坏了

        。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一人想要着提出条件的事情。

        他们担心,担心万一自己提了条件,辽国再不答应,还要继续打下去可怎么办?

        却没有人去想,能有今天的这个局面,是谁创造的。

        如果不是苏石很能打,且不需要任何的后勤补给,可以神出鬼没,辽人可能会低头吗?

        文彦博自告奋勇,在张俭还未到汴梁之前,就担任了与辽和谈权全大臣的身份。

        他认为,这是一次自己表现的机会,正好可以弥补之前判断失误,做出对西夏错误判定的事情。

        赵祯与文彦博的很多治国理念还是相同的,也很欣赏他,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十一月,张俭入了汴梁。

        仅仅是五天时间,双方就达成了和谈的相关事宜。

        辽与宋依然是兄弟国家,有着兄弟之盟,互不侵犯。

        宋作为弟弟,依然还会向辽每年进贡,数量是银一万两、绢一万匹。

        与之前的进贡数额还是一样的。在早的时候是银十万,绢二十万匹。但随着苏石几次出手,已经降到了低点。

        如果这一次苏石在汴梁的话,一定会站出来,把进贡这个事情给彻底抹掉。

        很可惜的是,苏石不在,而别人没有这样的底气,生怕和谈会失败,便认可了之前的协议。

        也就是说,辽没有任何的损失,就达成了和谈。这也足证明,朝廷这些老爷们,多么的怕辽国,多么的不自信。

        和谈达成之后,张俭又提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