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身处闹市,倍感孤独-第2/3页

加入书签
        “不要啊!这不是还有半个月吗?”

        “陆老师,我这么和你算一下,你一天讲一节课,一个星期就是七节课,周末算上你的休息时间两天,那半个月也有差不多十节课,可是你却说这是最后一节课了,这是什么意思???”

        “是啊!虽然像是天书听不太懂,但我感觉还能坚持亿下下。”

        旁听的学生大多都是大一的新生,而且以女生居多。

        听到这些言论的陆时羡有些哭笑不得。

        当然他心里还是颇为欣慰的,虽然当时她们过来听课的目的并非为了纯粹的提前预习,汲取知识。

        毕竟燕大课程压力不算小,有时候也会遇见时间冲突的情况,花费时间在与期末考试无关的课程上,需要牺牲相当大一部分课后休息时间。

        但这些学生既然坚持到了现在,陆时羡相信她们多少也学到不少,下一年在这门课程上会轻松不少,至少也不算虚度。

        算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

        陆时羡一边美滋滋地想道,一边做出回应:“好了,话不多说,继续上课。”

        “按照惯例,我们将对上一节课学的最后一章细胞衰老和凋亡进行回顾。”

        此言一出,所有最开始的四十二位本班学生皆是条件反射,精神一震。

        来了!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因为陆时羡并未禁止旁听的学生不能答题。

        最开始他们还觉得无所谓,可随着听课人数的增多,需要进行更加急促的抢答时,他们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对这些旁听生而言,答题可能只是需要付出一点勇气。

        但对他们来说,损失的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分数了。

        “对我们人类而言,生与死轮回不止,有人老去有人逝世。”

        “那么对于细胞来说,自然也会存在衰老与凋亡。”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说完引语,陆时羡忽然发问道:“pcd的ceo(首席执行官)是怎样工作的?”

        若是没有听上一节课,也没有进行预习,就会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惑。

        这不是在上生物课吗?

        怎么跳台到了mba(工商管理)?

        但其实pcd指的是programmedcelldeath(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虽然已经被提出有不短的时间了,但在2012年,还尚属生物前沿研究的热点。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吉利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斯尔斯顿以及米国生物学家罗伯特·霍维茨,用来表彰他们在发现器官发育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