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对赵川这个人是什么态度,王羲之家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否则他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硬是把谢道韫的婚事退掉。
现在女儿王孟姜也看上赵川了,只能说是好东西人人想要,谢家能下手,莫非我王家就不能下手么?这种事情还分先来后到?
榜下捉婿,是后来的传统。大世家对才俊的笼络,多半是联姻的方式,这与爱情无关,纯粹的利益出发。
更何况这中间还夹着个郗道茂,虽然是亲戚,但这女孩已经毁了,名声和身体都是,谢安不会把她当成威胁。
然而现在换成王孟姜,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因为这简直是在跟谢安抢肉!
“我为官多年,一直顺风顺水,说明白点,其实我们这一脉就是王家和其他家族的纽带,比如谢家,比如郗家。只是赵川这小子一搅和,与谢家的全面交恶已经不可避免了。”
王羲之叹了口气,他知道了郗璇不知道的事情,也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谢家,可以通过谢道韫,从赵川口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自家当然也能通过女儿王孟姜从那小子嘴里套话。说明白点,这就是一种直接的竞争关系。
更何况,女人不论多么大方,争宠是必然的,而且是激烈的。
所以王家和谢家已经不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如果郗道茂不死,一定也会出现在赵川身边,她跟王孟姜是表姐妹,说到底是一家人。
这是王家的一个强援,所以王家还是会继续和郗家的政治盟友关系,而谢家一直在跟郗家作对,争夺京口的控制权,所以王谢交恶,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谢安石的套路,太尼玛深了!
王羲之在知道赵川来自未来,知道“历史大势”之后,谢安和谢家的一切图谋,似乎都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
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不然活不到现在,他们这一脉,在世家斗争中始终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和特殊的角色。
“孟姜不能当正妻就算了,那个位子也未必好坐。但不能让谢道韫坐上正妻之位,不然谢家要膨胀,江左要变天。
在竞争当中,我们不能落后,却也不必遥遥领先的跑在前面,明白么?”
郗璇明白个鬼!她只觉得自家夫君现在已经是不可理喻了!
“逸少?我们的宝贝女儿,连个正室都当不上?”郗璇的语气已经是相当不好,爆发的前夕了。
“你啊,真是在侮辱谢安石的智慧,谢道韫的名气比孟姜大多了,谢安舍得,我就不舍得?别多想了,回房间吧,明天我会会那小子再说。”
丈夫很顽固,也不反驳她,反正就是不同意不听劝,郗璇也是毫无办法。女儿已经把“名声”传出去了,如果最后跟赵川喜结良缘呢,那叫浪漫,万一没成,那叫不知廉耻。
王家这一老一少,让郗璇一个头两个大,也只好由着他们胡来了。
这一天,除了王羲之做出了一个让人诧异的决定外,远在千里之外的邺城,也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燕国的迁都大典,正式开始!
“身居高位”,被封为“国柱”,“太子太傅”等职位的慕容垂,穿着汉人的服饰,主持迁都大典。
至于他为什么要穿汉人服饰,原因很简单,因为鲜卑慕容想当天下人的主人!在习俗上迁就一下汉人,掉不了几块肉,但却能极大的笼络人心!
鲜卑文字是一种比较悲催的语言,因为它只有读音,没有文字!
后世出土的文物中,几乎找不到同时期的所谓“鲜卑文”,但却有许多奇怪读音的“汉字碑文”。
无论是后来的鲜卑改汉名,还是汉名改鲜卑名,都是无缝对接,原因只能是鲜卑人没有可以书写的文字。
说明白点,鲜卑人长期的习惯,特别是入主中原以后,所实行的,就是用相近的汉字读音,去记录鲜卑文,所以后来的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并非是脑子有病,而是现实需要!
把汽车当三轮车开,是一种脑残和倒退,凡是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要怎么选择。
整个邺城,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迁都就会带来大量的空位,还有国家制度的改革,那些跟着慕容家打天下的鲜卑贵族们,早已对权利饥渴难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现在女儿王孟姜也看上赵川了,只能说是好东西人人想要,谢家能下手,莫非我王家就不能下手么?这种事情还分先来后到?
榜下捉婿,是后来的传统。大世家对才俊的笼络,多半是联姻的方式,这与爱情无关,纯粹的利益出发。
更何况这中间还夹着个郗道茂,虽然是亲戚,但这女孩已经毁了,名声和身体都是,谢安不会把她当成威胁。
然而现在换成王孟姜,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因为这简直是在跟谢安抢肉!
“我为官多年,一直顺风顺水,说明白点,其实我们这一脉就是王家和其他家族的纽带,比如谢家,比如郗家。只是赵川这小子一搅和,与谢家的全面交恶已经不可避免了。”
王羲之叹了口气,他知道了郗璇不知道的事情,也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谢家,可以通过谢道韫,从赵川口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自家当然也能通过女儿王孟姜从那小子嘴里套话。说明白点,这就是一种直接的竞争关系。
更何况,女人不论多么大方,争宠是必然的,而且是激烈的。
所以王家和谢家已经不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如果郗道茂不死,一定也会出现在赵川身边,她跟王孟姜是表姐妹,说到底是一家人。
这是王家的一个强援,所以王家还是会继续和郗家的政治盟友关系,而谢家一直在跟郗家作对,争夺京口的控制权,所以王谢交恶,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谢安石的套路,太尼玛深了!
王羲之在知道赵川来自未来,知道“历史大势”之后,谢安和谢家的一切图谋,似乎都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
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不然活不到现在,他们这一脉,在世家斗争中始终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和特殊的角色。
“孟姜不能当正妻就算了,那个位子也未必好坐。但不能让谢道韫坐上正妻之位,不然谢家要膨胀,江左要变天。
在竞争当中,我们不能落后,却也不必遥遥领先的跑在前面,明白么?”
郗璇明白个鬼!她只觉得自家夫君现在已经是不可理喻了!
“逸少?我们的宝贝女儿,连个正室都当不上?”郗璇的语气已经是相当不好,爆发的前夕了。
“你啊,真是在侮辱谢安石的智慧,谢道韫的名气比孟姜大多了,谢安舍得,我就不舍得?别多想了,回房间吧,明天我会会那小子再说。”
丈夫很顽固,也不反驳她,反正就是不同意不听劝,郗璇也是毫无办法。女儿已经把“名声”传出去了,如果最后跟赵川喜结良缘呢,那叫浪漫,万一没成,那叫不知廉耻。
王家这一老一少,让郗璇一个头两个大,也只好由着他们胡来了。
这一天,除了王羲之做出了一个让人诧异的决定外,远在千里之外的邺城,也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燕国的迁都大典,正式开始!
“身居高位”,被封为“国柱”,“太子太傅”等职位的慕容垂,穿着汉人的服饰,主持迁都大典。
至于他为什么要穿汉人服饰,原因很简单,因为鲜卑慕容想当天下人的主人!在习俗上迁就一下汉人,掉不了几块肉,但却能极大的笼络人心!
鲜卑文字是一种比较悲催的语言,因为它只有读音,没有文字!
后世出土的文物中,几乎找不到同时期的所谓“鲜卑文”,但却有许多奇怪读音的“汉字碑文”。
无论是后来的鲜卑改汉名,还是汉名改鲜卑名,都是无缝对接,原因只能是鲜卑人没有可以书写的文字。
说明白点,鲜卑人长期的习惯,特别是入主中原以后,所实行的,就是用相近的汉字读音,去记录鲜卑文,所以后来的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并非是脑子有病,而是现实需要!
把汽车当三轮车开,是一种脑残和倒退,凡是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要怎么选择。
整个邺城,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迁都就会带来大量的空位,还有国家制度的改革,那些跟着慕容家打天下的鲜卑贵族们,早已对权利饥渴难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