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寻找世外桃源-第2/4页

加入书签
    财富,人口,土地,名望,乃至家国天下,没什么不能谈的!

    “淮南淮北之地,自从胡人南下以来,就是双方交锋的最前线,并非我苏道质贪生怕死,而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如今桓温北伐,暴风将至,寻一处安静的避风之谷已经是迫在眉睫啊。”

    苏道质并没有说什么家国天下,兴衰荣辱,而是简单的一个词,避祸!

    暴风雨来了,还在外面嘚瑟的,不是脑袋有问题,就是无家可归的倒霉蛋。

    现在他们还有时间和机会选择,若是以后这里成了桓温和胡人厮杀的地方,那他们该找谁去哭呢。

    两军交战,刀剑无眼,这年头没什么秋毫无犯之说,没粮食补给了自然是抢,还有抓壮丁,不仅胡人抓,东晋这边的藩镇也抓,历史上的谢玄就干过“抓壮丁”的事情,不过那是流民队伍。

    不过话说回来,苏家堡和窦家的坞堡不就是流民势力么?他们的统治地位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一个政权的官方承认。

    就像苏道质,陈县的县令,曾经的。这是东晋朝廷所承认的官职。

    但东晋朝廷从来没有说过,苏家堡就应该给苏道质管辖,本质上说,苏道质和未跟着赵川混之前的郭敞一样,一个普通的流民帅罢了。

    窦韬点点头,苏道质没有说什么大话,也没有鼓吹,他说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一个他们窦家此刻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大象和老虎打架,兔子老鼠们就应该躲远一点。

    “晋升平年间,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东山谢安石,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苏道质看到窦韬有所触动,赶紧把赵川昨晚写给他,让他背下来的一篇文章吟诵出来。

    苏道质文采很一般,但做戏是个好手,这篇被赵川略微改编的,从这位中年儒雅大叔嘴里念出来,颇有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感觉。

    苏道质说得摇头晃脑,窦韬听得如痴如醉,赵川则是在一旁暗自发笑。

    “大妙!此文足以千古流传,只是乱世常有而桃花源不常有,能苟活已是万幸……”

    兴奋之余,窦韬也有些黯然。

    当今是什么世道,他怎么会不清楚,苏道质是在用文章告诉他,要两家联合,找一处可以避难的世外桃源,想法是好的,只是,这种地方真的存在么?如果真有,那去那里休养生息也不错啊!

    现在看来,苏道质找上窦家的目的还是比较单纯的。

    “先生大才,不亚于再世诸葛,既然先生写信邀我窦家人至此,还请不吝赐教!”

    窦韬对着苏道质恭敬一拜,以文观人,这篇桃花源记,打消了他的疑虑,目前最重要的是,弄明白苏道质究竟是想做什么。

    “我打算趁着桓温北伐的东风,定居弘农洛阳河东一代。”

    苏道质的话如同金石之音,震得窦滔头晕目眩。

    大哥啊,你不是刚刚才说要找个无人问津的“桃花源”吗?

    难道你不知道洛阳是什么地方?

    那是天下的中心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