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之乱两败俱伤收场,但雒阳的大乱并没有就此结束,带兵拦截少帝和陈留王的河南掾闵贡,也不是什么好人。
闵贡试图劫持天子,而同往的尚书卢植并没有军权,卢植百般劝说闵贡无果,也是无计可施。
天子御驾由小孟津向雒阳回转,而在路途中,迎面遇上了奉诏进京勤王的西凉刺史董卓。
雒阳郊外,北邙山。
道上,面对董卓所率的西凉铁骑,闵贡自知不敌,不敢言语。
董卓打马上前,拱手行礼,然后高声喊道:“陛下何在?”
少帝眼见西凉军威,躲在车驾中,浑身颤抖,不敢应答。
皇子协遂立于车驾前,答:“天子御驾在前,来者何人?”
董卓定睛一看,乃皇次子,陈留王,眼见陈留王临危不乱,与其对视良久,心下赞许。
“臣前将军,并州牧董卓,叩拜于天子近前,臣救驾来迟,致使御驾受惊,请陛下降罪!”董卓话说得卑微,却未见其有请罪之意。
“将军此来何为?”陈留王问。
“臣此来,乃是勤王救驾。”董卓答。
“将军兴兵,可有天子诏书?”一旁有大臣问。
董卓却答:“尔等皆是朝廷公卿大臣,不能匡扶汉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受难,咱家出兵是为了救助天子,要何诏书?”
公卿大臣们再不发一言,如今各地诸侯皆将目光投向京兆,大将军何进在各地的旧部仍在作乱,董卓已经早一步赶到雒阳,找到了天子,公卿大臣们在这种局面下,不太可能去出头。
于是,董卓先各地诸侯一步,迎少帝还京,十常侍之乱告一段落。
汉光熹元年八月末,前将军、并州牧董卓率兵勤王,于北芒山救驾于御前,入雒阳。
天子脱险,遂改年号光熹为昭宁,是为昭宁元年。
九月,董卓进位司空,手握少帝刘辨,成为号令天下的人。
但进位司空的董卓并未完全稳固自己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各地进京勤王的兵马在司隶并未离开,其中尤其以何进旧将、并州刺史丁原的军力最强。
丁原义子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董卓在雒阳设宴招待丁原等勤王众将,而吕布一人便压制了整个凉州集团的武将,引得董卓忌惮不已。
雒阳郊外,丁原军营。
“奉先,你要想清楚了,是继续在丁原手下籍籍无名还是转投董太师麾下?董太师为了你,特地送来赤兔宝马,言道只有奉先这等勇将才配得上赤兔宝马,还承诺一旦奉先弃暗投明,便许以重任,绝不似丁原这等目光短浅之辈。奉先啊!早做决断,丁原迟早为董太师所败,你如今尚能以其性命做投名状,假以时日,你白身投靠太师,如何能得重用呢?”李肃强抑自己内心的慌乱,劝说道。
吕布一言不发地听着,心下暗自做着抉择,考虑半晌,他最终道:“好,此事我应下了,你且回去告知董太师,明晨我便将丁原首级献于阶前。”
“好,奉先果然真英雄。”李肃激动地笑道,心下暗自松了一口气。
吕布的身份想杀丁原,何其容易?丁原虽勇,但在吕布面前,与稚子无异,当夜,吕布便在丁原营帐内将其斩杀。
翌日,吕布于南宫朝会时献上丁原首级,李儒受命于董卓,列举丁原“意图谋反”、“拥兵自重”等十几条罪状,由吕布奉诏将其斩杀。
满朝文武皆惊,前番还压制董卓不敢妄动的丁原,转眼间已是亡魂,董卓又得一天下骁将,更兼朝堂之上再无可与其匹敌之人,此时的董卓,已是只手遮天。
光熹元年九月二十八,雒阳南宫。
在谋士李儒的力谏下,董卓终于是下令,使少帝退位,立灵帝二子、陈留王刘协继位,改元永汉,将少帝贬为弘农王,与其母何太后一齐贬谪到弘农幽禁起来。
雒阳,幽州联络点。
“将军,韦珍先生传来书信,言道让我等待车驾出雒阳后将其劫下,便一刻不停朝魏郡去,主公已遣程知节将军率军过境冀州接应。届时,将军什么都不要管,沿途郡县都会有我们的人制造混乱,你只管带着车驾朝魏郡走,到了魏郡,程将军自会接应你们。”雒阳幽州联络点的负责人对看着地图的韦睿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