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自己的老师,一定要毕恭毕敬,竭尽所能。刘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少年的时候,刘备曾跟着卢植学习各种知识、做人的道理和如何坚持性地建功立业。这段光阴,在刘备登基后才有专人记载。每当回忆到卢植,刘备都会微笑,都会有所激动,都会心满意足地承认跟着卢植学习的一段岁月是他少年时代的最美好的光阴。当我们战败黄巾军解除青州之围时,我们得到局部消息,已升任中郎将的卢植正与张角决战于广宗,战况不详。刘备说:“他是我老师,我一定要去看看。”
于是,我们去看看。
这时,邹靖不愿意跟着我们前进了。志不同则道不合,我们没有强求,只率我们投靠刘焉时的五百壮士投往广宗(这五百壮士就是我一人一骑后来带领的著名的五百教刀手)。
师徒相见,自然嘘唏不断。我们也嘘唏不停;老大的老师,当然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也一定要毕恭毕敬,竭尽所能。卢植开头有一句话让人记忆深刻:“玄德,你有这两个兄弟,将来一定会龙腾云天。”刘备瞅瞅我们,表现出应有的谦虚,说明这一次的来意,卢植一听更是喜出望外,留我们在帐前听调。这个待遇已经很高了。我们也认为来对了地方。在接下来和张角对峙的日子里,我渐渐了解了卢植这个人。我认为这种人很难得。刘备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大伯大娘把刘备交给卢植**是有道理的,卢植说话做事讲究规矩,讲究信誉,又注重方法,不贪钱财,不近女色,他身边的人和与他交往的人都信赖、敬佩他。有时,闲暇无事,我会问他一些军事和人格方面的问题,他都会虚心地回答,给我解释明白。有一天,酒后,我们单独谈话。他说:“云长,以你的性格,不能为王,只能为将。”怕我不理解,他又补充说:“做王不得善终,为将一世英名。”我当然知道这将几斤几两。我说:“我这一生将从于玄德,不弃不离;玄德不在,我将从于地下。”听到这句话,卢植有些感伤。他说:“看来,你将死于玄德之前。不过,只要你顺天守时,听信善言,你们都会长寿。”
相拒数月,不见胜负,卢植提议让我们带领本部人马前去颍川打探消息,早报佳音。总的看来,这个建议有一定的前瞻性。尽管他的人马只有五万,很难抵抗张角的十五万,但他还是拨出两千名精兵强将支援我们。考虑到眼前的形势,刘备坚决不收。两人都很固执,争执了起来。我打断他们,解了疙瘩,说带一千人吧。张飞也这样说。迫于无奈,卢植助我们一千人马。
一路上,刘备仍是感念卢植之德,回想少年之事。路上除了马蹄声,也算安静,可以听到喜鹊的叫声。听到刘备的一席话,张飞捏着络腮胡子若有所思。我看他沉浸其中,说我想到了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名言,问他在想什么。他严肃地回答他也想起了他的老师和他老师交给他的本领。我问他什么本领。他不看我,骄傲地回答道:“当然是杀猪的绝活喽。”
这又多了一个问题。张飞学的是刀功,按照常理应该像我一样成为一名刀客,为什么选择兵器时,使用钢矛呢?我请他作出详细解释。
“用杀猪刀讲的是手腕的功力,讲的是恰带好处;用长矛讲的是胳膊的功力,讲的是力挽狂澜。在战场上后者更重要一些。当然啦,两者结合,只有好手才能模仿二哥的这种使用大刀的水平。他既要用手腕的巧妙,又要用胳膊的力量,同时还要注重进攻的角度,因为大刀有刀刃和刀背的区别。而我,你知道是个大老粗,没有那个细心,也没有那个耐心,只讲究直觉的进攻,一下子解决问题,只会选择只有一个尖子的长矛啦。同时长矛可以从心窝进,从后背出,不会影响到我的马匹前进的速度。另外还有……”
“什么时间你学会耍嘴啦老三?!”刘备急起来,打断他,“说来说去,不会是你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吧!”
“何止十八般兵器,兵器的种数可以达到六十多种,另外还有一百二十种多分类。就拿刀来说,有大刀,有短刀,有砍刀,有小刀,还有匕首……”
“指甲剪算不算?”刘备补充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