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晋江独家-第3/4页

加入书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努力,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肩负着使命。她呢,也再次意识到外交工作的重要。这是她的方向,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了使命感,田小苗的内心充盈起来。

    整个人也变得更加内敛。

    这是从另一个视角看问题,冷静而又睿智。

    转眼收了秋。

    全国各地秋粮喜获丰收,一片欢腾。

    靠山村也不例外,比往年的收成都好。

    家家户户养了猪,养了鸡鸭,还圈了鱼塘,生活好多了。田老汉操着心,让大壮把捡来的山货,打个包裹给大旺寄过去。

    “咱这里不稀罕这个,可城里可稀罕了,见都见不着”

    田大壮一听,干脆装了满满一口袋,有十多斤。

    这天,田大旺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木耳、山菇、山菌子。

    孙梅英很高兴,找出一只布袋。

    “大旺,给进军送一些过去”

    “好。”田大旺答应着。

    赶着星期天,二人搭乘公交车跑到郊区,买了两只芦花鸡和一些农副产品。这是高价的,比副食品店贵一倍。可为了吃好一点,也顾不上省钱了。

    田大旺宰了鸡,褪了毛,剁成鸡块。

    孙梅英泡了菌子,连汤带肉炖了一大锅。

    田小苗一进门,就闻到了鸡汤的香味儿。

    她两眼放光,口水直流。

    “娘,咱家买鸡了”

    “哦,改善一下生活。”

    孙梅英乐呵呵的。多长时间没吃肉了做梦都想得慌。

    五一和三子也围着锅台,馋得流哈喇子。

    “妈,好了没有啊”

    “没呢,得炖烂糊一点”

    孙梅英隔一会儿,就捞出来一块,让五一和三子尝尝。

    两个娃娃吃得满嘴流油,开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吃饱喝足,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市面上供应充足了,不管是粮食还是农副产品都多了不少。虽然,还是按照定量供应,可拿着票券就能买到。日用品种类也很多,分为平价和议价两种。平价的需要票券,议价的随便购买,就是价格要高很多。

    沪上是工业基地,轻工业产品很丰富。

    商业部门拉着成车皮的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等紧俏物资,全国各地到处跑,换成农副产品拉回沪上。可户籍人口多,平摊下来就没多少。好在郊区开了集贸市场,卖啥的都有,可热闹了。

    农业发展了,工业恢复了。

    国民经济有了好转,可外界形势依然很严峻。

    先是西北边疆发生了一起事件。

    在苏联的策划下,毗邻边境的某县发生出逃,一下跑了几万人。这给两国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边境地带制造了紧张局势。跑过去的这些人,成了诋毁我国的工具,在国际上大造舆论。注4

    多少年后,那些人想回来,却再也回不来了。

    接着,西南边境也不太平。

    与青藏高原接壤的某邻国,仗着英帝、米帝的支持,想占便宜。先是接纳叛逃分子,接着一点一点蚕食我国领土。我方多次警告,置若罔闻,唯有动手教训一顿。注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