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集 谋杀太子-第4/7页

加入书签
   曹植、杨修、丁氏兄弟当时在座,见太子曹丕亦在,不由大惊,暗道:真是张三吃酒李四醉,岂有此理!莫非是见了鬼了?

   思犹未了,只听啪地一声,魏王以手击案,怒道:岂有此理!若是得了瘟疫,却为何家人无事?又因何偏他五人同时遭瘟?其中必有缘故。

   曹植心思便捷,起身奏道:父王之言是也。我朝建安七子,前亡其二,今竟五人同日毙命,此必是江东孙权或西川刘备,派人前来谋害,以绝我魏国文脉。

   曹操不理曹植,对邺城令道:孤令你速速去查,十日若查不出,将你撤职拿问!

   邺城令遍体出汗,诺诺而退。

   曹丕早已痛哭失声,起身向魏王禀道:父王无需令人再查,也查不出结果来也。

   曹操惊问:却是为何?

   太子:五子毕命于一日,绝非因病,定是为人毒害。此人用心良苦,亦非为五子,乃冲儿臣也。五子皆乃当世文豪,平素笃于文牍,并无得罪他人之处,何以悉数害之?儿思前想后,乃因七日前某与五子出城郊游,野炊于山坡,定是为贼所乘,欲害儿臣。因父王当日召儿议事,不及饮食,方脱此难。

   曹操听罢,思索半晌,盯视杨修。

   片刻,邺城府衙役入报:本官邺城令因查不出五子死因,竟至投河自尽。

   曹操心中大恼,对百官道:曹丕克己复礼,朝夕孜孜,不违子道,方得太子地位。诸公听孤一言,若有心怀诡计,欲篡谋太子之位,阴害太子之命,离间太子与孤父子之情者,皆是魏国公敌。诸公休为私情,尽可鸣鼓击之可也。

   众官领诺,无不偷窥曹植。

   正在此时,忽有幽州刺史遣使来报:代郡乌桓三部大人皆都自称单于,**郡事,起兵作乱。太守不能控制,刺史故修表文进呈魏王,请令定夺。

   曹操听闻军情紧急,遂将五子之死搁置不问,诏以裴潜为代郡太守,授以精兵五万,前往征讨乌桓。裴潜闻命,出班参拜魏王,陈说己见,谏止发兵。

   字幕: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人。年轻时因避乱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并与王粲、司马芝相交甚厚。曹操平定荆州,任命裴潜为参丞相军事,迁丞相仓曹属。

   裴潜闻魏王欲使己讨伐代郡,遂谏止道:启魏王,乌桓不可力伐。代郡人口众多,稍聚则有上万兵马。大王令臣去平乱,若带兵马前去,其单于必拒我入境。如此兵少则无所施用,兵多则至国力大损。若依臣之见,应用计抚之,不能用军力威迫。

   曹操深然其说,于是实授裴潜太守之职,令乘车前往,只带数十名护从。

   乌桓单于闻新任知府裴潜前来,未带兵马,不由惊喜参半,齐来拜见,以探魏王口实。裴潜皆以善言安抚,单于免冠下拜,终服王化,全部归还前后数次所夺妇女、器械及财物。裴潜见单于已服,遂按律诛杀代郡与单于勾结之汉官郝温、郭端等十余人。

   至此北境震惊,百姓心归汉室。魏王平定代郡,在朝中威风更炽,魏国由此愈强。

   镜头转换,按下曹魏,复说西蜀。

   细作报回西川:曹操晋位魏王,派裴潜平定代郡,将发兵南下荆州,以报赤壁之仇。

   刘备闻报,便集众臣,商议应对之策。

   法正献计:曹操晋位魏王,朝内必有大臣不服,其忙于安内,不能轻出。虽留夏侯渊、张合驻守汉中,但二将才能不足以守,主公应立即发兵取之。

   刘备:我方得益州,内部未稳。再复用兵汉中,得无必胜之算?

   法正:臣谓不然。此时夺取汉中,其利有三。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西川要害,使益州得以持久恒安。

   刘备赞同其计,遂请孔明留守成都,调拨军资士卒以供前线;自与法正率领诸将进攻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雷同等屯于下辨。

   字幕: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刘备兵伐汉中。

   马超接令,策动氐族雷定七部,得兵甲万余,于氐中诸县举兵响应刘备,牵制曹军。

   夏侯渊闻说刘备来犯,急派人星夜赶赴邺都,呈报魏王。

   曹操闻报大怒,拍案而起,便欲自领大兵,再入汉中。不料刚刚站起身躯,却觉天旋地转,头疼欲裂,复又坐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