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陈卫的回复,老者舒了心,思维也不再有束缚,脑子里汇聚了以往的传闻见解。
“自我汉朝从高祖开国起,虽创业艰辛,然历代国主不忘励精图治,所以国内歌舞升平,四方亦称臣送贡。”
老者意味深长的讲话,仿佛自己置身话里。
“可是到了如今……”
说到这,老者语气沉重,脸上堆满了忧愁,本身已经沧桑的样子更加凸显得苍老憔悴。
继续道:
“桓、灵两帝在位,朝政日渐荒废,先有黄巾爆发,后有董卓进京,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割据四方,百姓苦不堪言。”
“徐州位居中原要点,北有袁绍,南有袁术,西有曹操,形势严峻,但是徐州牧陶谦性格柔顺,做事忍让保守,加上年事已高,徐州将来一定会经历好久战乱。”
话说完,大家沉默不语,怀疑老者是不是说的有点偏激。
陈卫看着眼前这个老者,被他的分析震撼内心。
想不到这个老者竟然预测成功徐州的发展,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不是自己读过三国演义,陈卫一定也不相信,现在和祥一派的徐州将来会面临曹操屠城、水淹下邳等这些大事。
“那先生,我家世居徐州,如果真的发生这些事情,要怎么办才能躲开这些灾祸”
陈卫早从穿越过来就计划好搬迁徐州,只不过现在他更加愿意看看老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唉,世道如此,躲哪里不也一样,你躲的了徐州,但是普天之下哪里没有战乱?”
老者缓缓说着,感叹现实的难测。
“那为人子女,如果连自己家人都保护不了,那人生活着有什么意义”
陈卫激动的说。
在他心里,陈氏家或许不再只是一个象征穿越拥有的家庭,更多的而是感情和责任。
老者有点不情愿的说:
“办法是有,不过怕你父母不同意。”
“只要平安,我想他们会同意。”
陈卫等不及想要结果,想也没想就说出口。
旁边的崔州平像是早已有了答案,朝陈卫抢先说:
“举家迁离徐州!”
这不正是自己的计划?
陈卫有点不相信自己内心的计划竟然被人说出口。
老者继续解释:
“荆州远离中原大陆,境内安定,而且水路便利,渔产丰富,最近听说刘表在荆州安稳民生。迁移荆州,只要中原各豪强纷争不休,就没空顾及荆州,祸乱也不会波及到那里。”
陈卫再一次不由自主佩服老者的远见,带着疑问说:
“益州自古不是天府之国吗不仅远离中原,而且物产多样,怎么不去益州。”
老者和崔州平相顾一笑,显然是陈卫刚刚的话引起的原因。
“难道不是吗?”陈卫强调自己的想法,毕竟以他后世的记忆,益州肯定是适宜人口居住地区。
“小才俊,估计你年纪还小,所以不懂事才说要去益州。”老者指正陈卫的观点。
“益州虽然远离中原,但是路途艰险,而且蜀中多瘴气,假如有朝一日天下太平,思乡或者归乡都不容易。”
“这倒是。”
陈卫点头同意,接着问道:
“那先生有什么高明能让我家合情合理迁往荆州”
陈伟作为当代人,穿越过来的时间还短,加上这具身体的主人脑子里,搬迁属于知识盲区,所以陈伟对古代搬迁程序并不清楚。
“州平,把你的路引拿给他看看。”老者示意崔州平。
崔州平便从衣袋里拿出一份纸张,递给了陈卫。
老者介绍说:
“这个文书就叫路引,想要搬家移户,就需要路引,没有路引的话,无故出现在异乡可是犯法。”
陈卫看着写满文字介绍的路引,问:
“那是不是要去找官府办理这种路引”
“是的,但是官府一般不会同意,因为人口迁出对他们来说不是好事。”崔州平好意提醒。
“那两位先生,我要怎么办才能拿到路引”
陈卫只能求助老者和崔州平,毕竟除他们两人外,也不认识可以提供帮助的人。
“两位先生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肯定有办法帮我。今日遇上你们是我全家的福气,日后我一定知恩图报,不忘记你们的这份恩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