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尹昭河又现场宣布了两条关于土地“三权分置”的大好消息:一、由市委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招商团开赴贵州、宜宾、泸州等地,同“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多家国内知名酿酒企业反复商谈,已经初步签订了流转土地四十万亩,为这些酿酒企业提供小麦高粱等酿酒原料的协议;二、在赵继平教授的牵针引线下,国家农科院已和禾襄市政府共同签署协议,国家农科院将在禾襄市流转土地一万亩,用于建立包括研发中心、试验站和种籽检测加工站、育种示范区在内的国家级的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尹昭河宣布的两条消息引发了现场暴烈的掌声。
这是尹昭河第二次走进仲景村。第一次走进仲景村是在将近一年之前,但那是为了慰问救济受到狂风冰雹袭击的村民,因此来去匆忙,并没有做过多停留。这次,尹昭河在揭牌仪式结束之后,便在李颉、赵夏莲、李进前、张天远及各位市镇领导的陪同簇拥下,饶有兴味的走进酒黍种植基地附近的田间,仔细参观了刚刚由大棚内移栽过来的酒黍秧苗。
原来,去年仲景村的酒黍遭遇冰雹狂风袭击之后,村民们按照市镇两级政府的号召,迅速协助“天凤”公司腾出地块,改种了玉米、豆椒等晚秋作物;秋收过后,见李进前迟迟没有回村,大家伙儿便以为酒黍种植的事情到此为止,因此就又纷纷找到了张天远,恳请张天远重新和他们签订耕地流转合同。
不料张天远的回答却是:“酒黍遭到狂风冰雹袭击,那是天灾,不是**,更不是李进前的责任。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和‘香雪’公司签订耕地流转合同,继续把李进前的酿酒事业支持下去!”
村民们却坚决不干,只是一连几天或倚老卖老或软缠硬磨,或死乞白赖或围追堵截,非要和“天凤”公司签订流转合同不可。张天远实在无法,只得抽空和李进前进行了电话沟通,然后对大家伙儿说道:
“好吧,既然各位父老乡亲信任我,看得起我,非要和我签订流转合同不可,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吧。不过需要首先声明一下:签了合同,所有权虽在你,经营权却在我,到时候我在田里种什么,栽什么,大家伙儿可都干涉不得了!”
村民们都说道:“行啦行啦,黑猫白猫,逮住老鼠都是好猫;好人坏人,挣到大钱就是能人。只要把流转费用一分不少的交到我们手上,哪怕你在田里种黄金白银,栽美元英镑,我们要是干涉那就是扒淤河里的乌龟王八!……”
于是,张天远重新和大家伙儿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又按照节令在田里种上了小麦。不想一过完年,当李进前把当初救急的四百万元资金返回张天远后,张天远便借用“香雪”酒黍种植基地的空闲场地和技术力量,组织全村男女劳力在院内打畦培土,浇水施肥,再次培育起了酒黍幼苗,打算麦收之后,将耕地全部用来栽种酒黍,不但如此,他还说服了扒淤河西岸两村的村民,计划在他们的耕地里同样发展酒黍。
此刻,尹昭河蹲下身子,望着田间那青翠欲滴生机勃发的酒黍幼苗,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去年全村被狂风冰雹毁掉的六千余亩酒黍秧苗。良久,他站起身来,感慨的对随行的市镇领导和村民们说道:
“酒黍种植,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是新生事物,李进前和张天远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精神非常值得钦敬。市委、市政府已经拿出了支持酒黍种植的具体措施,希望镇村两级和各位父老乡亲也要积极行动,大力参与,争取把酒黍事业搞成功,为我们禾襄市的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李进前和张天远、赵夏莲分别站在尹昭河的身旁,正在认真听着尹昭河的讲话,忽然手机铃声响了;打开一看,是个陌生的异地号码,及至走到一旁接听时,才辨出是晴儿的声音:
“哥,你最近还好吗?我下午刚刚给你汇去了一万块钱的现金,请你查收一下。你别问我人在哪里,也别问我这钱是怎么来的!……”
一年多了,晴儿总是每月通过邮政银行按时给李进前汇钱过来,然而落款的地址却一会儿是上海,一会儿是深圳,一会儿又是广州,最远的一次,竟然是海南的三亚;汇款的数额有时是五千,有时是一万,最多的一次,竟然达到了三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这是尹昭河第二次走进仲景村。第一次走进仲景村是在将近一年之前,但那是为了慰问救济受到狂风冰雹袭击的村民,因此来去匆忙,并没有做过多停留。这次,尹昭河在揭牌仪式结束之后,便在李颉、赵夏莲、李进前、张天远及各位市镇领导的陪同簇拥下,饶有兴味的走进酒黍种植基地附近的田间,仔细参观了刚刚由大棚内移栽过来的酒黍秧苗。
原来,去年仲景村的酒黍遭遇冰雹狂风袭击之后,村民们按照市镇两级政府的号召,迅速协助“天凤”公司腾出地块,改种了玉米、豆椒等晚秋作物;秋收过后,见李进前迟迟没有回村,大家伙儿便以为酒黍种植的事情到此为止,因此就又纷纷找到了张天远,恳请张天远重新和他们签订耕地流转合同。
不料张天远的回答却是:“酒黍遭到狂风冰雹袭击,那是天灾,不是**,更不是李进前的责任。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和‘香雪’公司签订耕地流转合同,继续把李进前的酿酒事业支持下去!”
村民们却坚决不干,只是一连几天或倚老卖老或软缠硬磨,或死乞白赖或围追堵截,非要和“天凤”公司签订流转合同不可。张天远实在无法,只得抽空和李进前进行了电话沟通,然后对大家伙儿说道:
“好吧,既然各位父老乡亲信任我,看得起我,非要和我签订流转合同不可,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吧。不过需要首先声明一下:签了合同,所有权虽在你,经营权却在我,到时候我在田里种什么,栽什么,大家伙儿可都干涉不得了!”
村民们都说道:“行啦行啦,黑猫白猫,逮住老鼠都是好猫;好人坏人,挣到大钱就是能人。只要把流转费用一分不少的交到我们手上,哪怕你在田里种黄金白银,栽美元英镑,我们要是干涉那就是扒淤河里的乌龟王八!……”
于是,张天远重新和大家伙儿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又按照节令在田里种上了小麦。不想一过完年,当李进前把当初救急的四百万元资金返回张天远后,张天远便借用“香雪”酒黍种植基地的空闲场地和技术力量,组织全村男女劳力在院内打畦培土,浇水施肥,再次培育起了酒黍幼苗,打算麦收之后,将耕地全部用来栽种酒黍,不但如此,他还说服了扒淤河西岸两村的村民,计划在他们的耕地里同样发展酒黍。
此刻,尹昭河蹲下身子,望着田间那青翠欲滴生机勃发的酒黍幼苗,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去年全村被狂风冰雹毁掉的六千余亩酒黍秧苗。良久,他站起身来,感慨的对随行的市镇领导和村民们说道:
“酒黍种植,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是新生事物,李进前和张天远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精神非常值得钦敬。市委、市政府已经拿出了支持酒黍种植的具体措施,希望镇村两级和各位父老乡亲也要积极行动,大力参与,争取把酒黍事业搞成功,为我们禾襄市的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李进前和张天远、赵夏莲分别站在尹昭河的身旁,正在认真听着尹昭河的讲话,忽然手机铃声响了;打开一看,是个陌生的异地号码,及至走到一旁接听时,才辨出是晴儿的声音:
“哥,你最近还好吗?我下午刚刚给你汇去了一万块钱的现金,请你查收一下。你别问我人在哪里,也别问我这钱是怎么来的!……”
一年多了,晴儿总是每月通过邮政银行按时给李进前汇钱过来,然而落款的地址却一会儿是上海,一会儿是深圳,一会儿又是广州,最远的一次,竟然是海南的三亚;汇款的数额有时是五千,有时是一万,最多的一次,竟然达到了三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