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人生第一场博弈-第3/3页

加入书签
    1985年经济危机进一步达到高.潮,包括海外信托银行、工商银行(并非国内的工商银行)、新鸿基银行、嘉华银行、永安银行、友联银行等一大批小型银行被迫清算。水港总督的在经济上运筹帷幄的能力确实值得肯定,修订了新的《银行业条例》,生生挽回了局面, 1987年10月的全球股灾再一次不经意间重创水港股市,恒指短短几个月便暴跌至1800多点,一夜回到解放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遭遇房地产、股市和经济的多重危机,水港的银行业龙头公司,都保持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出现危机。例如汇丰银行,继续利用危机蚕食对手市场份额,继续巩固了自己在水港人心目中的“崇高信用”。

    汇丰银行在1981-1985年期间,净利润从21.16亿港币,平稳增长至27.19

    和上两次熊市相比,水港房地产市场的第三次熊市持续时间之长、下跌幅度之巨,都是相当惊人的。

    英伦的强势的对水港土地契约做出明确规定,对于水港特区批出的所有土地契约均按照法律予以承认和保护。999年。英国还真够狠。房地产经济复苏。张凡为什么要买这么一大片私人土地,也是看重这999年。

    同时,银行由于竞争,将贷款期限放宽至20年,很多银行还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条件。这些也成为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良好资金基础。

    国际动荡。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也同时掉头向下,出现了一波小幅度的调整。同时,水港又产生了新一轮的移民潮。忧虑与希望,恐惧不安与憧憬。并存。要控股一家银行的难度绝对不小。

    永兴银行,于1948年创立,这是一个家族银行。前生是一家上海票号。铜锣湾,九龙,水港岛,三处银行地产,拥有五千平方,都是当街黄金位置。历史悠久。在水港诸多银行中却是一家垫底的银行。家族争权厉害。银行业绩勉强维持,但是底蕴尚在。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