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起成长的日子 第三节-第5/7页

加入书签
  该情报先以量子加密模式顺序发出十次,全被十七师截获、破坏。信息排尝试了全模拟加密、生物码加密,都没有成功。量子密码包的纠缠态可以被破坏,全模拟频道和生物码照样可以被破坏。再用普通的编码加密肯定不行,信息排向钟毓媛请示命令。

  独坐在二〇七室,钟毓媛紧闭嘴唇,眼睛定格在显示屏上,手指甲直往下巴的肉里掐。她感觉不到疼,心里只想着一个问题:何时抖“包袱”。

  “用神经网络模式加密”——她发出了命令。

  神经网络模式是一种类比,它相比编码模式的优点是不易破译,相比量子模式的优点是不会因敌人截获而被破坏。量子模式可以保证绝对保密、不被破译,但敌人若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心态,这种模式就完全起不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但优点反过来就是缺点:相比量子模式,它容易被敌人截获、破译;相比编码模式,它又太复杂,如果敌人很难破译,他们往往会采取恶意截获的方式将它破坏,结果和量子编码相同。这就得冒风险——对钟毓媛和十六师来说:既要困难到不那么好破译,又不能太困难,让敌方觉得破译无望,干脆直接破坏。而且机会仅此一次,再用就会失去效果。

  消息发出了,被截了——不是恶意截获。

  钟毓媛靠在椅子里,仰天长出了一口气。

  十七师的情报部门可犯了难:首先,这份情报是真是假?若是假的,他们就上了大当。若是真的,就引出下一个问题:该冒装备损失、甚至是作战体系受损的危险,继续使用情报里提到的那些装备呢,还是把它们全部停用呢?大部分军用装备使用的,全是“麒麟座”的工作频段或相近频段。全部关掉,意味着五分之四的战斗力损失。可是,他们发现一个疑点:如果要避开电磁爆,改换频段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么?何必要自毁或停机呢?从敌人拼掉了“麒麟座”和所有海军基地来看,他们并不打算用改换频道的方式应对这场电磁爆。为什么?他们是怕改到与其他部门相重合的频段?还是另有原因?十七师师部通过公网向几个大型天文台询问,确认情报中所涉内容属实。唯一不确定的,只是电磁暴发生的具体时间。

  怎么办?是不是也该“拼”一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师部讨论了两个小时,没有结果。

  午饭前,他们下定了决心:改频,要保证己方通信正常。因为他们不能预料敌人还会不会发动“自杀式”攻击。万一来了,手头得有根棍子自卫。

  为保险起见,十七师还保留了三个信息排和一小部分作战部队,继续使用原有频段。据它们侦测,敌方接近大半的部队已经销声匿迹。

  这是一种让人感到紧张的安静。

  十五点二十分,十六师“兵分三路”,突然发起进攻:两路明的,一路暗的。明里的第一路,集中六个陆基导弹排、六个空军排,同时从地面、大气层、外空间向十七师的三个“保留”信息排实施了全面硬摧毁。明里的第二路,三十八个混编兵种排对十七师其他未改频段的部队展开了打击。暗里的一路,十六师集中四十二个信息排,分七个频段对改频后的敌方部队展开了不间断的破坏性干扰。这七个频段,是排除了民用领域和其他(包括己方)军事专用频段之后筛选出来的。除此之外,使用任何频段都会产生冲突。几乎在一瞬间,十七师五分之四的战斗力变成了“散兵游勇”。等他们想要换回原有频段的时候,大部分网络终端已经瘫痪,而对方毫发无损。随后,十六师沉寂了一个多小时的“停机部队”全部“开机”,使用原有频段投入战斗。

  十七师的攻击卫星已经在前几天的战斗中遭受重创,十六师的攻击卫星也已报废,双方的天基系统几近无用。自己的陆基系统损失五分之四,空军基地又早已被拼掉大半,十七师师长气得要骂娘。恰在此时,一场真的电磁暴发生了。老天“帮忙”,摧毁了十七师其余大部分作战力量。当然,十六师也因这场“天灾”损失惨重。但因祸得福,他们的相对优势更明显了。十七师不甘心失败,苦苦支撑,勉强坚持到五月二十日早八点,眼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宣布“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