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的冷是干冷,一般人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抽得紧巴巴的,脸上也没有光彩。钟毓媛的脸,却水嫩嫩地泛着光,滑得像脂,白得像雪。离这么近,却一个毛孔也看不见,让人忍不住想去摸摸。穿制服的人不由自主地动了动手指。
他穿的这身制服,肩膀上有两块牌子——应该叫肩章,牌子上各有两颗金色的星星,星星外边拢着一枝橄榄叶。两面领角上各有一粒纽扣样的装饰品,上面的图案是一只猛虎的头。左胸前是一枚圆形公合国地图徽章,上面也压了一枝橄榄叶。右胸前有一排荧光小字:未来处〇〇一。
钟毓媛似乎见过这些牌牌章章,她搜肠刮肚地去寻,但没记起来。
“你是?……”穿制服的人问。
“啊,我——是北高师的,今天来科学院参观,打搅了您,不好意思!”
“没有……是这样,那,祝你愉快!”他们再没说什么,自顾自地谈论着,下了楼,把莫名其妙的钟毓媛一个人扔在原地。
钟毓媛多了个心眼,在三楼随便看了看,等这群人转过楼梯角,下到二楼,她轻手轻脚地三两步迈下台阶,见他们分成几拨,有的往外走,有的进了办公室。那个穿怪异制服的人,走入一间牌上写着“未来发展咨询处处长”的屋子。
从人学部办公楼出来,钟毓媛打开私网,联入公网,查“未来发展咨询处”。结果调出来,她才恍然大悟。
“未来发展咨询处”是一个军方单位,属国防部,设在国家科学院,是军方的一个开放智囊团,除了处长是军人,其他人都是非军方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专家甚至还有科幻小说作家。他们在这儿只作兼职,专门负责天马行空地给军方出谋划策,为国防军的发展建设提供“点子”。
原来自己撞到的是“未来发展咨询处”处长。按他佩戴的那些标志去查,肩章表示他的军衔是“中校”,领角的车轮符号表示他是陆军,橄榄叶压着的公合国地图是国防军军徽,那行荧光小字是他所在部门和他个人在这个部门的编号。
“科学院还有这样的机构!”钟毓媛边自言自语边走。不知为什么,那些闪闪发光的铭牌和徽章,总在她眼前晃悠。忽然一瞬,记忆之门洞开,童年电视里的一幕,终于给她想起来:那天,新闻报道说,公合国即将在冥王星上建立驻人考察基地,第一批建设者除十六位科学家和考察队员外,还有国防部特派的一个空军排,该排长接受命令的镜头被抓了个特写——他身上,戴的就是和今天这位处长相似的标志。想来,应该是少尉衔——肩章上只有一颗星。
受父母熏陶,钟毓媛从小就爱看新闻。从会说话那天起,世界上的每件大事,她都曾耳闻目睹。她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探索大自然、探索外星空有关的新闻,她更不放过。其中许多来自外空的新闻,都源于一个地方——北辰天文台,那正是她的下一个目标。因为路比较远,只能坐车去。
公交一路往南,经过十一个路口,出了开阳区,进入天枢区,停在天台山山脚,北辰天文台就在这座山的山顶。剩下的路,得自己走。
天台山既不是风景,更不是名胜,而是座“野山”。山上连条公路都没有,全是羊肠小道,植被也并不茂盛:干扫帚似的杨树稀稀拉拉散在山间,夹杂其间的有松树、柳树、杏树和不多几棵苹果树。松树披一身白,柳树的细枝抓着地,几个嫩芽刚从杨树、柳树、杏树、果树的枝杈里若隐若现地探出头。站在这样的山上,一眼能看出很远:半山腰上晃动着些人影,另外几条小路上,有人往山下走。他们一定都是当地人:没戴帽子,没戴手套,说说笑笑,好像不觉得冷。
“已经来了一个月,我应该也可以了。”钟毓媛这么想着,一面走,一面收起恒温盔,摘下手套,把长发往后顺了顺,搓搓手,鼓足劲儿往上走。
她锻炼耐寒本领的念头绝非心血来潮。最近两百多年,全球平均气温开始急剧下降。早年间科学家预言的新一次“大冰期”,正气势汹汹地席卷整个世界。北辰在北纬四十二度,虽然经常面临长驱直入的中岭寒流,冬天也少见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可就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每当寒潮来袭,温度都会降至负四十度以下。四五百年前的北辰,早在三月份就已经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偶尔变天,下一两场雪,也马上化得干干净净。现在,已经是四月了,满城还是冰封雪盖,最热时也没上过冰点。“冷”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他穿的这身制服,肩膀上有两块牌子——应该叫肩章,牌子上各有两颗金色的星星,星星外边拢着一枝橄榄叶。两面领角上各有一粒纽扣样的装饰品,上面的图案是一只猛虎的头。左胸前是一枚圆形公合国地图徽章,上面也压了一枝橄榄叶。右胸前有一排荧光小字:未来处〇〇一。
钟毓媛似乎见过这些牌牌章章,她搜肠刮肚地去寻,但没记起来。
“你是?……”穿制服的人问。
“啊,我——是北高师的,今天来科学院参观,打搅了您,不好意思!”
“没有……是这样,那,祝你愉快!”他们再没说什么,自顾自地谈论着,下了楼,把莫名其妙的钟毓媛一个人扔在原地。
钟毓媛多了个心眼,在三楼随便看了看,等这群人转过楼梯角,下到二楼,她轻手轻脚地三两步迈下台阶,见他们分成几拨,有的往外走,有的进了办公室。那个穿怪异制服的人,走入一间牌上写着“未来发展咨询处处长”的屋子。
从人学部办公楼出来,钟毓媛打开私网,联入公网,查“未来发展咨询处”。结果调出来,她才恍然大悟。
“未来发展咨询处”是一个军方单位,属国防部,设在国家科学院,是军方的一个开放智囊团,除了处长是军人,其他人都是非军方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专家甚至还有科幻小说作家。他们在这儿只作兼职,专门负责天马行空地给军方出谋划策,为国防军的发展建设提供“点子”。
原来自己撞到的是“未来发展咨询处”处长。按他佩戴的那些标志去查,肩章表示他的军衔是“中校”,领角的车轮符号表示他是陆军,橄榄叶压着的公合国地图是国防军军徽,那行荧光小字是他所在部门和他个人在这个部门的编号。
“科学院还有这样的机构!”钟毓媛边自言自语边走。不知为什么,那些闪闪发光的铭牌和徽章,总在她眼前晃悠。忽然一瞬,记忆之门洞开,童年电视里的一幕,终于给她想起来:那天,新闻报道说,公合国即将在冥王星上建立驻人考察基地,第一批建设者除十六位科学家和考察队员外,还有国防部特派的一个空军排,该排长接受命令的镜头被抓了个特写——他身上,戴的就是和今天这位处长相似的标志。想来,应该是少尉衔——肩章上只有一颗星。
受父母熏陶,钟毓媛从小就爱看新闻。从会说话那天起,世界上的每件大事,她都曾耳闻目睹。她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探索大自然、探索外星空有关的新闻,她更不放过。其中许多来自外空的新闻,都源于一个地方——北辰天文台,那正是她的下一个目标。因为路比较远,只能坐车去。
公交一路往南,经过十一个路口,出了开阳区,进入天枢区,停在天台山山脚,北辰天文台就在这座山的山顶。剩下的路,得自己走。
天台山既不是风景,更不是名胜,而是座“野山”。山上连条公路都没有,全是羊肠小道,植被也并不茂盛:干扫帚似的杨树稀稀拉拉散在山间,夹杂其间的有松树、柳树、杏树和不多几棵苹果树。松树披一身白,柳树的细枝抓着地,几个嫩芽刚从杨树、柳树、杏树、果树的枝杈里若隐若现地探出头。站在这样的山上,一眼能看出很远:半山腰上晃动着些人影,另外几条小路上,有人往山下走。他们一定都是当地人:没戴帽子,没戴手套,说说笑笑,好像不觉得冷。
“已经来了一个月,我应该也可以了。”钟毓媛这么想着,一面走,一面收起恒温盔,摘下手套,把长发往后顺了顺,搓搓手,鼓足劲儿往上走。
她锻炼耐寒本领的念头绝非心血来潮。最近两百多年,全球平均气温开始急剧下降。早年间科学家预言的新一次“大冰期”,正气势汹汹地席卷整个世界。北辰在北纬四十二度,虽然经常面临长驱直入的中岭寒流,冬天也少见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可就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每当寒潮来袭,温度都会降至负四十度以下。四五百年前的北辰,早在三月份就已经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偶尔变天,下一两场雪,也马上化得干干净净。现在,已经是四月了,满城还是冰封雪盖,最热时也没上过冰点。“冷”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