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灵,初四,记得过来。”
“唉,小姑,我一定去。”
“你爸也在。”
“额……”
秦奉灵,挂断姑姑的电话,陷入了沉思。逢年过节,走进访友,无可厚非。
确实,他应该探望自己的姑姑,况且,正月初四,是她的生日。
可是,父亲……秦奉灵,不是很想见他。
李秋芳,每逢过年,都要准备很多年货。吃的,穿的,用的,送的……
最令人头疼的,是吃的。
现在的年景,不同于过去,超市随时营业,生鲜不会断供。但,李秋芳,炸了很多食物,大概,过完年也吃不完吧。
“妈,不是说,就买一条鱼吗?”秦奉灵,瞧着整盆的炸货,说道。
“年年有余,好事成双,怎么能只买一条。”李秋芳,说道。
“排骨呢?”
“你不是爱吃红烧排骨,多备点。”
“那,炸鸡,莲菜,丸子,豆腐呢?”
“跟你说了年年有余,你不想吃,我自己吃。”
这样的争论,毫无意义,但,这是所有家庭,母子间的日常谈话。
单位的值班表,把秦奉灵安排在大年三十儿和正月十五。因为,他是本地人,又单身,这两天,顶数他没事。
走亲戚是中国人的特有习俗,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家家户户,喜庆吉祥。
曾经,有人研究过这个习俗。大致意思是,你拿十块钱的东西看望我,我再拿十块钱的东西看望你。彼此获得的价值都是十块钱,为什么还要走亲戚。
不错,走亲戚,彼此赠送的东西,价值十块,但是,你探望我,我探望你的情意,超越了金钱的价值。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情温度。
李秋芳和秦奉灵的亲戚不多,确切来说,仅剩秦奉灵的亲戚,再往上的长辈,早已作古。
秦奉灵,突然想起了孔露。年前,她刚学会网购,在网上,为她老公和秦奉灵,各买了一件羽绒服,当然,秦奉灵是自费。
同事之间,相处这样好,和家人也差不多。如果,不是为了避嫌,秦奉灵,真想去她家,“走亲戚”。
李秋芳家的年夜饭,简单而丰富。饺子,必不可少,其他的菜肴,额……大概全是炸货。
秦奉灵和母亲,对于“春晚”的热爱,不亚于熬夜追剧。
或许,每一个中国人都一样。这是民族的节目,这是全中国人民的“线上相聚”,这是世界华人对家的思念。
电视屏幕里,主持人播报接下来的小品,时间,来到晚上十一点半,秦奉灵,熬不住了,说道:“妈,我睡了。”
“坚持一会儿,十二点以后再睡。”李秋芳,说道。
“我困,您看吧。”
“去吧,现在的年轻人,熬年都熬不住,当年,我……”
李秋芳,接下来的话,秦奉灵,没有听见,他已经走进卧室,关上门,倒在床上睡着了。
大年初一,不管你在街上,遇见什么人,彼此的唯一对话,一定是以“新年好”开头。
秦奉灵,走在厂房的楼道里,不断地向迎面而来的人,拜年作揖。
可是,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老厂房,似乎少了什么人。
小凤!对了,今年,还没见到小凤。
“祁叔!新年好。”秦奉灵,向面前一个谢顶圆脸的大叔,问候道。
“小秦,新年好,
新年好。”圆脸大叔,祁叔说道。
“祁叔,怎么没见到小凤。”
“哦,小凤啊,这会儿在婆家呢,咱这的习俗,头一年,不许新娘回来过年。”
“小凤,嫁人了!”
“可不,你妈还随了份子。”
“那……恭喜啊!”
秦奉灵,没有想到,小凤,什么时候嫁人了,为什么他不知道,母亲还随了份子。
回到家里,秦凤灵,向母亲,问道:“妈,小凤,什么时候嫁人了。”
“年前,那会儿你在忙,好几天没回家,没来得及跟你说。”李秋芳,说道。
“你怎么不告诉我。”
“告诉你又怎么样!”
“我去随个份子。”
“你省省吧!小凤那姑娘多好,对你……还是你没良心,人家结婚,你去添乱吗?”
“我……”
秦奉灵,闭嘴了,他不知道,再说什么。小凤很好,他知道,但,他总认为,小凤和他之间,有什么地方,不太一样……
正月初四,秦奉灵姑姑的生日,一大早,他带着礼品和祝福,赶往山城东边的小姑家。刚走进院子,未曾见人,先闻其声。
“奉灵来了吧,快进屋座。”秦奉灵的小姑,在厨房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