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4 小木屋

加入书签


  所幸,我自己学院的选课相当自由。仗着我有不属于青年一辈的健康作息,我尽量把课程都堆到了早上;既然起得来的话,何不尽早学完,留出时间去到处看看。美国大学最早的课程时间就是八点,也就是俗称的“早八”,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我的同乡们也不例外。倒不是说谁比谁勤奋,只是无论在哪个国家,二十一世纪的作息风范中都不包括早睡早起。就结果而言,我的上课时间段很少看到亚洲面孔;应该说很少看到任何面孔,班级规模自然是偏小的。两周上下来,除去在课业上一些礼貌交流,我也没能认识个三五好友,实在惭愧。

  就这样,我周中多数日子在下午一点前就已然结课。如果只是说我有着一下午的时间能支配,是有些偏差的。精神饱满的早起能带来的不仅是客观时间上的充裕,更有心理时间的扭曲。早晨拥有的心理状态和中午过后截然不同,尤其当二者的主题相左。通常在一天中,只有一种心情被允许成为主基调。因此于我来说,有着两种心情的单天更像是连续的两天。我母亲要是知道了一年的学费在我心中变成了两年的体验多半会觉得心情舒畅些吧。且不谈这思路有多么荒谬,以每天正午为分割线,我总是带着前半场的成就感,以迎接崭新一天的架势,期待着充满未知的下午。如何回应这份期待成了当务之急。照理说我得找朋友们聚一聚,但下午正是Manuel一圈子人的上课时间。走在校园里的红砖路上,我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在五六万人规模的大校里,我竟然时常落得清闲的一人身。

  学校就近的马路边就有家规模不小的自行车店,大概是第三周开始的时候,我漫无目的地散步时发现的。我豁然开朗,意识到自己可能只是缺了能够出行的手段。大洛杉矶区域(GreaterLosAngeles)本就属于虽然占地面积广阔,但看点并不密集的都市区;地铁线路不算发达、外加我又没有驾照,行动受限也是自然。一想到是因为如此平凡的原因寸步难行,我便自顾自有些恼火,像是要出气一般,当即买下了一辆性能相当优秀的公路车。

  没过几天,我已经是轻车熟路地穿行在校园周围的街区。像是小时候玩跳房子一样,我每天刻意从不同的街道骑过,希望能碰上什么令人惊艳的建筑物、或是隐秘的街角咖啡馆。可就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恐怕除了电影中的比福利山庄外,哪个城市的居民区都不过是居民区而已,最多也就是有个中型的便民超市。十一月份的一个午后,我开始探索北面的最后一片街道。这边,学校的官方校外住宅公寓,和独栋私人民宅混杂,因为学生租户比较多的缘故,听说晚上有不少派对办在其中一些大院子里。我对这些派对总提不起太大的兴致,光是Manuel的小规模聚会就够折腾了,我实在无法想象举着鸡尾酒杯像什么青年社交名流一样围着亮灯的夜间舞池,聊好莱坞趣闻。爱屋及乌的正相反,虽然有着成片高大饱满的无花果树、胡萝卜树,隔十来户人家就有面积适中的街心绿地,我对这地段本身不能说有好感。相较往日,我压根没费什么心思去观察两边的门脸,只是悠悠然地向前骑着。

  洛杉矶的十一月,白天仍是接近三十度,和夏天气温相差不多,但秋风还是凉爽惬意的,尤其是在绿荫笼罩的街道上。正当我颇为惬意地半眯起眼睛,在小十字路口前等车的时候,旁边的什么人向我挥手打了个招呼。是位瘦高的老人——从梳理服帖的柔软白发,到不带褶皱的白衬衫、卡其裤,通身整洁干净;刚好他沐浴在从巷子西面撒过来的耀眼日光中,竟让我产生了一丝神圣的感受。

  “你怎么看,不觉得今天这天气棒得很吗?”

  “是啊,”我用指头弹了弹车架,发出了清脆的回响,“所以我才不打算浪费这骑车的好日子嘛。”

  他略带赞赏似的地点了点头,接着指着路对面一辆淡奶油色的双轮摩托,说道:

  “既然如此,你觉得那家伙怎么样?”

  “有一种上个年代电影里的那种浪漫气息,”我实话实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