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琐事万件

加入书签


  回到韩庄的韩启,不等到肥田萝卜的种子被送来,就张罗着让一些人开垦出来数十亩田地。

  石苞不知道他怎么突然对田地里的事情感兴趣了,过来询问。

  韩启把带回来的那个黄色萝卜取出来,对他说道,“这东西,叫肥田萝卜,满园花。你如果略懂田间地头的事情,就应该知道,地里庄稼的收成,全靠肥力。但是我们寻常时候并没有那么多农肥。这个肥田萝卜,可以在冬季时候种在地里,任由其烂在田地里,等到春耕时候,便可以化作肥料,来年的庄稼收成至少能多三成。”

  石苞好奇的看着这个不大不小的萝卜,“先生如何得知?”

  “这都是小学二年级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点啊!”韩启摆摆手,“这肥田萝卜是偶然在便宜坊看到的,我已经让李闯去找那卖萝卜的人,让他大量收购这些肥田萝卜的种子,等到送来后,就安排人种下去。应该赶得上明年的春耕。只是可惜啊,我们今年开垦了上千亩地,但是肥田萝卜的种子大概远远不够多。”

  石苞虽然将信将疑,但是随着这段时间对韩启的了解,尤其是一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操作和发明,着实让他对韩启有一些盲目的信任。

  韩启来了之后,看到韩庄的耕地被开垦的乱七八糟,多少有些心烦意燥。那些流民开垦的耕地,没有统一的规划,往往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结果整个农庄歪七斜八的开垦耕地,建造住宅和工坊。

  那些住宅工坊一时之间无法再动,但是耕地却可以重新规划翻一番。

  韩启就仿照着后世的田地的规划方法,用阡陌作为梁衡,分割土地,让每块土地的大小相仿。之后又制定了一些奖惩措施,为未来做一些打算。

  那些开垦了的土地,韩启让石苞传达了下去,以三年为期,前三年时间韩启保证这些依附来的流民的吃穿一切用度。同时只要是参与劳动耕种的人,每人每年可以分至少一石的粮食。

  等到三年期满,再按照每个人耕种土地的多寡,去分配耕地,让人人都有土地。只是到时候,要根据个人所有土地的多少,上缴粮税罢了。

  这些事情做下来多少有些大逆不道,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韩启这是把魏皇帝的土地分给了百姓。但是本来此处就是无主之地,土地未经开垦,也十分贫瘠。韩启只不过是将无主的土地分给流民罢了。同时此事还和长安令仓慈说了,得到了他的支持。

  至于夏侯楙那边,本就是军职,军中的事情已经很多,哪里还管得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几天之后,李闯果然带了两大麻袋的萝卜种子而来,远远超出了韩启的意料之外。

  事不宜迟,韩启就吩咐百姓立刻把这些种子播撒下去。他虽然是理科生,但是对于这种农桑的事情多少还是有些闹不懂,反而是现在的村民之中不少人对于农桑的事情比他在行多了。

  他们看到这肥田萝卜之后,不多时候就摸清楚韩启的意图,“先生虽然说得云里雾里,但是道理我们都懂得。我们以前种田,也是有类似一说的。但是用萝卜作为绿肥,的确头次见到,这样果然没问题?”

  韩启大包大揽的说,“绝对不会有问题,这种萝卜每年种植,再配合一些菽豆种植,可以让田地变得肥沃许多。”

  众人似信非信,但是毕竟这里是韩庄,都是用人家的名字命名的农庄,让他们吃得起饭的人发话了,他们自然不敢忤逆。

  就老老实实的按照经验,每亩地分了一些萝卜种种下去。如果是韩启他肯定估算不出来,每亩地多少萝卜种合适,大概率会很密集的撒上许多,造成浪费。

  在饴糖的生产逐步稳定之后,陆续又将开始把生产肥皂蜡烛的事情逐步的铺开。但是这两样东西相对贵重,至少价格上是如此,所以韩启不愿意让更多的人接触。

  在这之前,韩启专门交代石苞,让他考察一些脑子活泛,也比较忠诚的人收为心腹,然后再启动两样商品的生产工作。

  如今差不多两月过去,二十多人被选出来,韩启才把他们都集中起来教给他们如何生产肥皂和蜡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