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防止偷学

加入书签


  虽然暂时压抑住了报仇的心思,但是韩启和化名为于直的娄烦两人还是和襄阳习业见了面。

  习业四十多岁,长得肥头大耳,眼小聚光,透露着一股精明。

  不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想要知道这人真实的性格如何,还需要更多的接触才能知道。

  韩启依旧是让娄烦出马为主,实际上这些时候,娄烦单独出来谈生意早已经问题不大。

  这次他还跟着,主要是担心娄烦遇到了仇人的外侄,没能忍住血海深仇表现出来什么异样,所以还是跟了出来。

  不过看娄烦依旧老道的样子,他也就放心了。

  娄烦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祖父娄圭曾几何时是曹操谋士,有过不少出谋划策。他最初也并非是曹操谋臣,而是依附于刘表,刘表败后,归顺了曹操。

  在北方时候,跟随曹操平定冀州;曹操征伐西凉,和西凉的诸多军阀,譬如马超、韩遂等人,对峙在渭水河畔,曹操多次攻上渭水北岸,但是却因为沙地不能扎营,每次攻上来,马超就趁机用骑兵去冲锋,把他们辇了回去。

  娄圭看冬天天冷,就建议曹操用水浇灌沙子,趁着夜里冰冻,形成了坚固的营寨堡垒,最终抗住了马超的骑兵攻击,最终攻略了西凉。

  娄圭最重要成就并非是出谋划策,而是善于经商。曹操都说过,“娄子伯富乐于孤,但势不如孤耳。”

  说他富可敌国,一点都不为过。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娄圭都是曹操钱粮的重要支持者之一。娄烦大概也是继承了他的“经商基因”,在做生意这种事情上特别的有天赋。

  来到荆州之后,韩启继续打算做一个隐形人,不求闻达于诸侯,准备在暗中筹划一些事情。

  习业是个经验老到的人,在于直(娄烦)两人拿出来“饴糖样品”,稍微介绍一下,再加上余喜的举荐信,当即就明白了此物的价值。

  “荆州之地富饶,但是吴国的柘浆也能方便运输来此地,风味可能稍次,但是两相竞争之下,饴糖很难卖出高价。”习业分析出来,不过韩启倒是觉得他似乎是打算趁机压价。

  于直也听出来话外之音,“不知道习先生觉得此物,当作价多少,你才可以收?”

  习业伸出五指,来回翻了两次。

  于直问,“十五钱?”

  “对,十五钱。”生怕两人不同意,又说,“我大伯领襄阳八县,你想要在这里做生意,就必须与我谈。”

  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于直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却还是满脸堆笑说,“我省得,我对习太守仰慕已久,若是有机会还希望先生可以引荐一番。这生意,自然只会和先生谈,聪明人不会舍近求远,只是价格上……”

  于直开始展现出来自己天赋的演技,咬牙切齿半天,最终还是很没有底气的说,“这饴糖制备,成本已经达到十四钱,再去掉运输和人力,习先生,是否可以再稍加一点?”

  “舍小的,得大的,于小友是生意人,怎能不清楚这个道理?你要知道,襄阳城是荆州要道,水路陆路都很方便,你未来生意总不能只做我南郡一郡的生意吧?从我襄阳郡集散出去,我行个方便,你赚的可就不止一个钱那么少了……”

  于直忙站起来对习业作揖,“若非先生提醒,我险些误会了先生。”咬咬牙说,“好,十五钱就十五钱,就当我孝敬先生和习太守的了!还望习先生往后可以多多耳提面命,多多指教我一些!”

  “好说好说!”习业笑的脸上褶子都要出来了。虽然嘴上说,要和柘浆竞价,导致饴糖的价格可能不会很高。但是实际上,即便是此处,柘浆的价格也有二十多钱,关键品质和保存都远不如饴糖的情况下,荆州同样可以卖上高价。

  一转手就能赚百分百的利润,习业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饴糖,就是一箱一箱的五铢钱。

  于直让利,习业也给了他一丁点的好处,就是修书一封,让他可以联络上新息县的县令之子潘礼,是新息县的商人。

  而新息县是汝南郡的治所,韩启本来就打算是要把生意往四方都做起来,所以自然是来者不拒。

  在谈到首批订金和货物的时候,习业又开始耍滑头,“你放心,我习家是南郡大户,自然不会坑骗你的钱财。你只管把饴糖运来,我当面结清,不会拖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