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极限拉扯

加入书签


  兜里面还剩十二个大钱。

  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再次去了上次的饭摊出吃了一顿三枚大钱的饭,吃饱喝足之后,继续逛坊市。

  本来按照他早上的规划,是要在搞一个大缸去泡豆芽或者是搅和麦芽糖的,但是现在看这个情况,钱是不够了。

  这并不妨碍他了解一下市场行情。

  陆陆续续逛了十几个店铺,大概就了解了一些他想要的信息。

  北方曹魏统治的地方,不适合种植甘蔗,也就是王生说的柘。

  南方孙吴那边,以及蜀国都适宜种植,所以他们两国的糖浆产量还挺多,价格相对不贵。曹魏这边可就了不得了,最初他担心王生说的价格夸张了。

  他问了才知道,北方这边的干的饴糖价格足足有五十大钱一斤,是正常米粮价格的十几二十倍。

  而一斤米粮碾磨出来的淀粉可以做出来差不多半斤八两的干燥饴糖,就算是自己小作坊有损耗,再减去三成,算他五两吧,也能卖出十五个大钱。

  一斤米粮的价格几何呢?通用的,也就二三钱的样子。

  这个利润差,完全足够他大赚特赚了。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让他浑身上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燥热了起来。

  除此之外,他还探寻了一下菜蔬的价格。

  冬天菜蔬极少,价格本身就虚高。现在河间郡的菜蔬,基本上都是周边郊外运进城内来售卖的,多是韭菜、萝卜为主,还有一些大白菜。

  他很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节为什么会有大白菜,他可是记得小学二年级生物课本上提过,大白菜的正常收货季节是夏季。

  稍微和摊贩老板聊了一下就知道了,即便是这个时代的农民也早已经学会了使用窖藏的方式来保存蔬菜了。

  果然农民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

  总的来说,的确是有一些菜蔬的,只是种类稀少,价格也偏高。大约正常的一斤蔬菜,价值两个大钱左右。

  和米粮的价格相当。

  然而,韩启可是记得很清楚的,用黄豆做出来的豆芽,一斤黄豆可以出产十来斤的豆芽,这之间的换算比例是1:12。

  妥妥儿的暴利!

  到了一个陶店,打一进门,他就相中了一个巨大的陶缸,缸口两人合抱,半人多高。

  是店里面第二大的陶缸了。还有一个更加巨大的,两人多高,他思来想去,搞不清楚那么大的缸可以用来干什么。

  老板迎了上来,“可是要买缸?”

  他昂头看着面前那两人多高的大缸,“这玩意儿,干啥用的?”

  “玩意儿?”老板听不懂。

  韩启不由得心里叹口气,和这些古人交流起来还挺麻烦的。不过入乡随俗吧,一些后世才可能出现的名词或许应该少用。

  “这么大的陶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有客人专门定制,大概是用来酿酒。”老板回应到。

  “酿酒!”韩启眼睛一亮,这倒也是个发财的好门路啊。想当年,他毕业的院校,最出名的就是食品生工专业,这酿酒是他老本行啊。

  只是现在想这些还有些为时过早,后世的酿酒工艺拿到现在这个时代太过于超前,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干好的活。

  他伸手拍了拍旁边的二号大缸,“这个陶缸价格几何?”

  “百钱。”

  “你怎么不去抢呢?”虽然早有预料想要买个缸价格不菲,但是没想到这么贵。

  一百大钱,接近半石米粮了。

  “开门做生意,我不强买强卖,客官何出此言?”

  韩启嘟囔半天没法回答。他看向了旁边更加小号的瓦缸,相中了一个怀抱大小,直径大约五十厘米,高度四十左右,伸手摸了一下,感觉这个也挺合适,一次性闷出来七八斤黄豆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个瓦缸呢?多少钱?”

  “十五钱一个。”

  “就这个了!”韩启一听这价格感觉挺合适,虽然还是觉得肉疼,但是总归是还能买得起。

  “我要三个,不过现在我随身带来的钱不够,可否麻烦老板送三个随我一起回家,我把余钱一起给你。”

  老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你要这瓦缸何用?”甚至于,老板都子啊怀疑他是否真的购买,毕竟瓦缸价格不算便宜,看他穿着,似乎也并非商贩,为何买这么多的瓦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