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徐知证不知这所写之文叫什么,总要定个性吧,是诗是词呢?不能说这“物”写的不错吧?他的话卡在那儿了,不知说什么好,嗳!急中生智了,他笑道:“如诗似词更像曲,好!好!好!独树一帜!”
他突然细细推敲一下,这格式还真像曲,于是脱口又说了个“好”字。
柳青凝重的脸终于像花一般张开了,他兴奋起来,激动的手抖擞了,他匆匆瞥了凌雪一眼,然后大声笑道:“指挥使谬赞了!谬赞了!”
可他说后要徐知证为他在这纸上签个名,这可难倒徐知证了。徐知证心想:这名能签吗?这写的是什么嘛东西!签了不是自贬了吗?万万使不得的!再说这柳青这人,以后不拿着这东西四处炫耀才怪呢!于是徐知证道:“等回去时,找一张好纸誊下来再签吧,用这纸写此文,污了。”
柳青甚喜,他慢慢把那纸叠好后小心翼翼的放入怀中,然后柳青冲着凌雪道:“你写一首诗请指挥使修正啊。”
此时凌雪手胳膊还夾着被褥的,凌雪没有作声,就把被子放到床上,他一不小心,从怀里滑下一本本子来,这柳青见到就慌忙跑上去,拾起那本子塞到凌雪怀里道:“算了吧,算了吧,量你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我们准备睡觉了!”
徐知证觉得奇怪,就叫柳青把那本子拿过来看看。柳青没有办法,很不情愿的取来本子递给了徐知证。
徐知证发觉这柳青有些慌乱,就越发想打开这本子看看。打开一看,徐知证惊呆了!
第一页四行七律写的太漂亮了,格式工整,小楷娟秀,就凭这字,就爱不择手了。再看诗的内容,就显大气磅礴,一泻千里。连看了几页,都是好字佳句,唯一缺点就是有些诗句的押韵有待改善。
徐知证叫凌雪坐到桌边来,柳青满脸露出疑问的表情冲着凌雪道:“这是不是你写的哦?”
房间里有一个角柜,上面正好有笔墨纸砚,凌雪没有回答,他径直从角柜上取出纸来,然后铺于桌上,就挥笔写了十五个字:趋炎附势,沽名钓誉,青竹虽高节节空!写好后把笔向台上一丢,道:“此字赠予兄长吧,我们共勉之!”
此时柳青脸上一会青一阵,一会紫一阵。
徐知证道:“凌雪!你过了哦!大家睡觉!明天早早起床赶路!”
第二天,三人纷纷上马向宜兴进发,近中午时分到了一座山,这山并不险峻,但满山葱绿,现在虽然正值寒冬腊月,可近几日天气晴朗,结雪化去大半,满山的松竹露出了绿色。
三人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道路峰回路转,一石径直入山凹中。大家正犹豫间,此时对面有二汉子慌张着向他们迎面奔来。徐知证警觉起来,让他们做好准备。
一会儿近前,见二人属商人打扮,从衣着和神情看,此二人经历了劫难,因为满脸伤痕,衣服被锐器割破,**有鲜血向外渗透。那二人上气不接下气的道:“你们赶快回头,前有强人劫道!”
凌雪立即勒马问明情况,那一高个壮汉道:“此山沟有蒙面贼人杀人越货,我们拼命幸得逃脱。”说后就慌张的从身边挤了过去,又道“就在前面的转弯处,二个强人。”说后就逃走了。
徐知证向山凹处看去,远远看不到尽头,由于两边树高竹密,尽管近中午,但此处犹如洞穴一般,暗淡而寂静。
柳青眼神闪烁不定的盯着徐知证看,他怯怯的问:“指挥使,您看怎么办?”
见徐知证没有答话,又道:“要么我们从别处走?”
“屁哦,还从别处走!那要绕多远呀!就从这里过!我不相信这两贼人敢动我们!”凌雪嚷道。
“我是听你的还是听指挥使的啊!”柳青叫道,然后他喃喃自语“你还不知道劫道的厉害啊?此处狭窄,如果强人用滚木礌石和大网,那怎么办?”
徐知证知道,如果自己再说说话,他二人又要吵起来,于是道:“你们不要吵了!既然是两个还是蒙着面的贼人,那此时应该早就逃之夭夭了,就从这里过吧!”
三人相继而行,那凌雪在前,徐知证在中间,柳青断后。入了山凹处,光线更暗,两边林中传来怪叫声,如小孩子般的哭泣,也不知是鸟还是动物,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