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探监-第2/2页

加入书签
  徐知证和常县令走出了牢房,在路上,徐知证问常县令:“你觉得这杨如君所说真实吗?”

  “事实倶在,人证物证倶有,他这样说只是为自己开罪而已,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所说的事是真实的。”常县令回道。

  “唐捕头家在哪里?”徐知证问。

  常县令告诉了唐永旺的住所后,道:“夜已深了,冬日寒冷,你还是先到我处就寂吧,明日再传唤唐永旺细问。”常县令相劝。

  冬日的夜晚格外寒冷,徐知证想想还是跟随常县令来到县令的府上。常县令的夫人亲自下厨,做了两碗热腾腾的肉丝辣椒面,她款款的端上来让徐知证和常县令食用,并轻言道可以暖暖身体。

  端碗递送之间,徐知证发觉县令夫人手腕上有一玉锣,尽管一瞥之间,还是见得是个佳品。等县令夫人走后,徐知证有意无意的问了一句:“你夫人看来很是贤惠,她哪里人啊?”

  见问,常根县令道:“指挥使过奖了,内人是本县的西乡珩琅山人,由于她家贫寒,所以家长管教甚严,知些礼节,她只晓得节俭而已。”

  徐知证在沉思----他了解这常根县令也是寒门。

  “做一县之主不易啊,”徐知证突然感叹起来,他说:“一要保一方百姓平安,二要使得一方百姓富足,三要即时完成朝廷赋税。”

  对徐知证突然这么一说,常县令一下子糊涂起来,怎么说起这个了?他只能应付道“是是是,指挥使教训的是。”

  “最主要的是自己要廉洁和勤政,不然政令不得完全执行下去,不但自己要廉洁,还要自己的亲人和下属也要保持廉洁,所以教育是大事啊。”

  常县令有些不知所措,

  徐知证继续道:“成大事者,不但要管理好自己的一方天地,还要纵横自己的一方之外的事,这样才能高就。一县之主能管理好一县之事务,这只能说合格,如果还能全观一府之事,并有治之条理,那就有望理知府之事,如能常怀一国之兴衰,那将被大用,此乃升迁之道也。如有此志,也是为民更好的尽责啊。”

  是夜,徐知证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要做一件事,于是他轻轻的爬起来,悄然的出了县令衙门。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