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司欧阳澈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适才李丞相所言甚为有理。但如完全参照神宗时期的变革之法,不理清其变法失败之根由,加之我大宋正是战乱祸起之时,臣以为行贸然之法,实为不妥。臣以为应先改革吏制,使政通人和,再依据我朝之实际,经调查实情后,再予改革较妥。”
“嗯,李司长所虑确是实情。好,大家继续讨论。”赵剑对所有意见只肯定,不评论,就是不希望增加众人发言的担忧。
“陛下,臣倒是觉得,农法和税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今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随着北方战事频繁,原北方的地主富豪阶层现多数移至南方,更加剧了南方土地兼并、底层贫民失地人数陡增的现象。如任其施为,现本就频繁四起的匪患,臣恐会愈加严重,造成我朝的动荡加剧。还请陛下明察。”张左起身说道。
赵剑听完张左的发言,说道:“农法和税制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张所长所言并不是危言耸听。朕今天召见众位臣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讨论出一些实用的改革意见。刚才李司长的发言也很不错,吏治改革要先进行。这是顺序问题。其他人还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听听。”
李林回道:“陛下,如果从农业改革本义上来说,臣以为有三个方面都需要改革。”
“好,李司长说说看。”
“回陛下,臣以为农法和税制的改革如李丞相和张所长所说,确是迫在眉捷。但臣以为农具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改进农具,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单产的数量,也能对粮食生产起到重大作用。
地主阶层之所以能屯积大量土地,据臣所知,强抢强卖的情况并不普遍,而是许多农户自愿出让,以换取钱财还债或是交税。
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单产的粮食产量太少,使其不得不转让土地。
其三,农作物的选择性太窄。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栗,可一年两产,少数地方能实现三产,但是北方种植小麦、豆类、水稻、粟、黍等农作物,土地多数贫瘠,虽然南方如夔州等地也较贫瘠,但远不如北方。农作物的产量会大受影响。因此,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优化、引进、培育新品种和研究新的种植方法也同样很重要。臣以为,此三点应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改进落实,以帮助增产,请陛下定夺。”
赵剑听完欧阳澈的发言,内心已是相当惊讶,果然不愧是农作司的,言之有物,切中要害。这也正是他想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才召开今天这次会谈。
“好,好。李司长所言甚好,直指要害。提出的三点建议,正是极大束缚农业生产的关键原因。接下来,李司长会同张左、陈规一起,研究一下农具、种子的改进、培育问题,尽快拿出方案奏报与朕。”
“臣,遵旨。”三人躬身领命。
“孙总务,你派人前往黔州,同时请两位郎中同往,去寻矾矿。朕听闻黔州较多,寻到之后,如果矿产量丰富,可以就地办厂,烧制硫酸,然后再运回。张左所长会将烧制方法交与你,立即着办。”
“臣遵旨。”
“众位臣工,今天的讨论,朕很满意。你们做为朝庭的肱股之臣,应随时思考朝政,只要是真心为国为民谋利,都可以大胆谏言。
至于税制改革,朕也思考过,如果只是进行税改,前朝王安石之变法虽然也有需要商榷之处,但总体是有利于朝庭国库增收、民众减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但是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根本原因除了因为损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还有官员的抵制、吏治的贪腐、党争的消耗,致使变法被人操弄。虽然税收看似增加了,但增加的部分仍然来自于农民。这个改革反而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失去民心支持的基础。
所以,要改税制,必须先改律法、改吏治,使政令畅通、执法公正、深入调查、听取民意。大量减除农民的徭役赋税,只有对大多数民众切实有利,并对那些浑水摸鱼、横加阻拦、阳奉阴违、谋取私利者要杀一批、抓一批,如此才能真正使民众受益、政通人和,从根本上改变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则民心可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嗯,李司长所虑确是实情。好,大家继续讨论。”赵剑对所有意见只肯定,不评论,就是不希望增加众人发言的担忧。
“陛下,臣倒是觉得,农法和税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今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随着北方战事频繁,原北方的地主富豪阶层现多数移至南方,更加剧了南方土地兼并、底层贫民失地人数陡增的现象。如任其施为,现本就频繁四起的匪患,臣恐会愈加严重,造成我朝的动荡加剧。还请陛下明察。”张左起身说道。
赵剑听完张左的发言,说道:“农法和税制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张所长所言并不是危言耸听。朕今天召见众位臣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讨论出一些实用的改革意见。刚才李司长的发言也很不错,吏治改革要先进行。这是顺序问题。其他人还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听听。”
李林回道:“陛下,如果从农业改革本义上来说,臣以为有三个方面都需要改革。”
“好,李司长说说看。”
“回陛下,臣以为农法和税制的改革如李丞相和张所长所说,确是迫在眉捷。但臣以为农具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改进农具,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单产的数量,也能对粮食生产起到重大作用。
地主阶层之所以能屯积大量土地,据臣所知,强抢强卖的情况并不普遍,而是许多农户自愿出让,以换取钱财还债或是交税。
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单产的粮食产量太少,使其不得不转让土地。
其三,农作物的选择性太窄。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栗,可一年两产,少数地方能实现三产,但是北方种植小麦、豆类、水稻、粟、黍等农作物,土地多数贫瘠,虽然南方如夔州等地也较贫瘠,但远不如北方。农作物的产量会大受影响。因此,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优化、引进、培育新品种和研究新的种植方法也同样很重要。臣以为,此三点应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改进落实,以帮助增产,请陛下定夺。”
赵剑听完欧阳澈的发言,内心已是相当惊讶,果然不愧是农作司的,言之有物,切中要害。这也正是他想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才召开今天这次会谈。
“好,好。李司长所言甚好,直指要害。提出的三点建议,正是极大束缚农业生产的关键原因。接下来,李司长会同张左、陈规一起,研究一下农具、种子的改进、培育问题,尽快拿出方案奏报与朕。”
“臣,遵旨。”三人躬身领命。
“孙总务,你派人前往黔州,同时请两位郎中同往,去寻矾矿。朕听闻黔州较多,寻到之后,如果矿产量丰富,可以就地办厂,烧制硫酸,然后再运回。张左所长会将烧制方法交与你,立即着办。”
“臣遵旨。”
“众位臣工,今天的讨论,朕很满意。你们做为朝庭的肱股之臣,应随时思考朝政,只要是真心为国为民谋利,都可以大胆谏言。
至于税制改革,朕也思考过,如果只是进行税改,前朝王安石之变法虽然也有需要商榷之处,但总体是有利于朝庭国库增收、民众减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但是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根本原因除了因为损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还有官员的抵制、吏治的贪腐、党争的消耗,致使变法被人操弄。虽然税收看似增加了,但增加的部分仍然来自于农民。这个改革反而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失去民心支持的基础。
所以,要改税制,必须先改律法、改吏治,使政令畅通、执法公正、深入调查、听取民意。大量减除农民的徭役赋税,只有对大多数民众切实有利,并对那些浑水摸鱼、横加阻拦、阳奉阴违、谋取私利者要杀一批、抓一批,如此才能真正使民众受益、政通人和,从根本上改变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则民心可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