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无线电时代(上)-第2/2页

加入书签
    生产78转唱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虫胶,这是一种由紫胶虫吸取寄主树树液后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树脂,其粘着力强,光泽好,对紫外线稳定,电绝缘性能良好,兼有热塑性和热固性,能溶于醇和碱,耐油、耐酸,对人无毒、无刺激,可用作清漆、抛光剂、胶粘剂、绝缘材料和模铸材料等,广泛用于电气、涂料、橡胶、塑料、医药、制革、造纸、印刷、食品等工业。当时,生产虫胶的主要产地是印杜。二战期间,虫胶的来源被切断,唱片公司被迫要求买主必须上交一定数量的旧唱片才能换一张新的,这一要求使得大量早期78转唱片被销毁,许多珍贵的录音因此永远丢失。这使得音乐爱好者兼技术大牛对78转唱片愈发不满。

    早在1931年,米利坚无线电公司试制出331/3转/分的密纹唱片(LP)。将原来转速每分钟78转,降为每分钟33.5转,这大大延长了播放时间。在材料上,由于氯醋共聚树脂代替了紫胶树脂,唱片的颗粒变细,微小的振动也能录制下来,但因音响质量差,这种密纹唱片没有被市场接受。

    1945年,约翰牛台卡公司用预加重的方法扩展高频录音范围,录制了78转/分的粗纹唱片(SP)。

    1948年,古典音乐爱好者、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首席工程师皮特·格德马克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从唱针唱臂,再到唱盘材料等许多地方对唱片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他们采用钻石做唱针,乙烯基塑料为唱片材料,把唱片转速降到每分钟33.3转,并增加沟纹密度,使得一张12英寸(约30厘米)唱片每面可放二十多分钟的音乐。这种密纹唱片(LP),又叫“长时唱片”。

    LP唱片的音响规格很高,因此带动了从麦克风到放大器再到扬声器等音响设备的一系列革新,再加上1957年诞生的立体声唱片技术,现代高保真音响(Hi-Fi)工业才算正式启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面对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新推出的LP唱片,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的无线电公司立刻作出反应。其管理层仍然坚持认为单曲唱片还将延续很长的时间,因此他们推出了一种新的规格:45转唱片。这种唱片每面只能放不到五分钟,但声音质量却比78转唱片好太多,甚至比LP还要好。

    值得一说的是,这种“翻面七秒钟,聆听五分钟的”45转唱片,目前是宋洲唱片生产的主流。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