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分家(上)

加入书签


  长安郡,太宁城以东60里,大丰乡,甲石村。

  刘大虎将绵羊赶进羊圈,来到水槽边,洗了把脸,快步走回家中。

  前院的大桌上,已摆满丰盛的菜肴,家里老幺闻着肉香,正直流口水。

  刘妻将最后一盘菜端上桌,随后挨个喊孩子们吃饭。

  家里唯一的女孩,老三刘志英看了眼菜肴,吃惊道:“娘,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还特意买了鸡鸭鱼肉?”

  “有得吃,你就吃,问那么多干嘛!”刘妻没好气道。

  刘志英没敢吭声,撇了撇嘴,跟着母亲去厨房拿碗筷。

  不一会,一家七口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的吃起晚饭。

  见老二胃口不好的样子,刘妻关心道:“志强怎么了,那里不舒服吗?”

  “没……没什么,我很好,只是肚子还不怎么饿罢了!”老二刘志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刘大虎闷声喝了两杯酒,这才开口:“转眼志强也已十八,按照官府定下的规矩,老大老二必须有一个人分家单过,我和你们娘商量了一番,为了一碗水端平,谁分家单过靠抽签决定,以后等老四老五长大也按这个法子办。”

  听言,老大、老二、老四全都放下筷子,只有懵懂无知的老幺还在埋头啃鸡腿。

  刘妻见丈夫把话说开,红着眼眶去房间拿来准备好的竹签。

  瞧此情形,老四刘志杰站起身道:“爹、娘,俺要读书,俺不想种地,家里的一切留给哥哥弟弟吧!”

  说完,刘志杰跑回自己的房间继续用功读书。

  见识到天空的辽阔,谁还愿意呆在山沟里做一只鸡。

  农人春季开垦,随后撒上麦种,紧接着施肥浇水,好不容易等麦苗长出,又得剪羊毛。剪完羊毛,麦穗熟了,还得抢收。抢收完,又得在抢种一季经济作物,等到来年开春,依然要重复去年的一切。这种生活,不是老四刘志杰想要的。

  刘妻听老四说出这番稚气的话,有心想劝,却被刘大虎拉住。

  儿孙自有儿孙福,若老四将来真闯出什么名堂,那是他的本事。

  二十二年前,刘大虎还只是明朝山东地界的一个穷苦百姓,他毕生的最大心愿是有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那时的日子是真的苦,除了欠主家的借据之外,身上什么都没有,能娶上媳妇,还是父母生前用亲妹换的。

  用后世一词来形容,刘大虎就是一穷忙族,他穷并不是因为他懒,而是因为明朝的涩会环境所迫。百姓无地,只能向别人租地,租地就得交租子。

  后世老板常说一句话“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古代地主也可以这么讲“你不租,有的是人租。”“人多地少”这个矛盾不解决,想当佃户都得“卷”。

  别人租地,每个月请主家吃顿饭,你请不请?主家修围墙修坝埂,你帮不帮?更有甚者,家里有媳妇比较漂亮的,会请主家尝尝鲜,你肯不肯舍得媳妇?

  除了受地主的压榨,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大灾还好,朝廷会赈济,小旱小涝,朝廷不会管,百姓只能硬抗,抗到最后卖儿卖女,就剩烂命一条。

  这里还没提朝廷徭役、摊派的事,说出来都是血与泪。

  两相对比之下,现在的生活对刘大虎而言完全是梦想圆满。

  一个家庭解决生计后,剩下便是养育子女,望子成龙,所以对于老四的稚气话,刘大虎是打心里高兴。

  老四主动放弃,老五年纪还小,抽签决定今后人生命运的只剩老大老二。

  向来是个闷葫芦的老大,这次主动说道:“娘,让我先来吧!”

  刘妻瞧了瞧愁眉苦脸的老二,微微叹了口气,握住竹签的底部,伸到两兄弟面前。

  老大毫不犹豫地抽出了一根竹签,底端正画有标记。

  “大哥,我不要你走!”老三刘志英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泪眼汪汪的喊道。

  被老三这么煽情一喊,刘妻也不自觉得抹起了眼泪。

  “哭什么,又不是生离死别,等老大在外面安顿好了,逢年过节还能回来看看。”刘大虎板起脸,起身将老大叫去自己的房间,又叮嘱教育了一番。

  当夜,夫妻俩商议着老大分家单过的事,眼下除了准备要用的生活物品,还得赶紧替老大将婚事张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