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加强海禁的旨意很快传到了福建、広东等地。无数靠海吃海的百姓听到朝廷的旨意,纷纷陷入绝望之中,有些之前还有所犹豫的疍民、渔民受该政策影响,立即抛弃顾虑,直接驾船投奔去了台南。
无心插柳间,台南军管会吃到了明朝海禁的第一波红利。
为应对海禁带来的贸易萎缩,台南军管会紧急在安平召开了一场“对明贸易部署大会”,广邀数年来培养的富商豪杰,专门给这些人做了新一轮的贸易指导与要求,并施加了一层对明走私贸易是为明朝百姓带去廉价商品的“神圣光环”。
经过重金贿赂与“定向战功”培养,牛松福这位宋洲安插在明朝卫所的棋子,官途一路顺风顺水,如今已混上了泉州府永宁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高位。有这位自己人的照应,对明走私贸易在泉州有了一处光明正大的商品集散地。
开完大会的富商豪杰们愈发信心十足起来,朝廷加强海禁,正是给了他们大展手脚的机会。
相比福建的热热闹闹,広东则显得愁云惨淡。
朝廷忽然加强海禁,对広东的商人来讲无异于致命打击,要知道每年来広东広州买货的吕宋、苏禄、勃泥、安南等异邦海商不知凡几,没有这些异邦海商的挥金如土,広州府的繁荣如何维持,难道各个转行去卖“猪仔”。
不知从何时起,卖“猪仔”这门生意成了広州府公开的秘密,父母教育子女,一句把你当做猪仔卖了,就能起止小儿夜啼的作用。
当然,卖“猪仔”带来的也不全是负面影响,许多走投无路的人将卖“猪仔”看做了自己最后一条退路。
早年被骗卖去宋洲的穷苦百姓,一些境遇好的,发家致富后,还偷偷跑回広东老家,重修了祖坟。汉人讲究落叶归根,同时更讲究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自己在外面混出人模狗样,自然得在家乡人面前显摆一二,再提点提点后辈。
近些年,许多以宗族为纽带的年轻人,便是这样被带到了宋洲。
~~
濠江栈划入台南军管会管辖后,邱海平与宋柏杨陆续调回本土任职,潘昆玉却主动申请留下,在台南军管会主持移民转移与安置工作。
接到明廷加强海禁的第一时,潘昆玉立即乘船赶赴広州,向猪仔贩子们重申合作仍然有效。
“如今朝廷加强海禁,我们顶风作事,要冒的风险极大,免不了要多与官府之人走动,潘掌柜你看,这猪仔的价格是不是该提一提了?”丐户新团头将话挑明,想趁着明廷加强海禁的时机,哄抬价格。
“自我们合作以来,宋洲每年支付的白银数量有数万两,从未有过拖欠,诸位只是将人转移聚拢,既不用管这些人吃喝,又不用管运输,可以说是躺着挣钱,试问天底下,哪有如此获利丰厚的买卖?如果诸位坚持涨价,那我们就没有合作的必要,反正明廷已对宋洲闭绝贡路,宋洲完全可以在沿海地区抢夺人口。”潘昆玉摆出一副寸步不让的架势。
潘昆玉这种说不合作就不合作的态度,确实将猪仔贩子们唬住,毕竟谁也不想和银子过不去。
有聪明人及时出面,述苦道:“潘掌柜,团头的话亦是实情,如今我们招募猪仔已不像原来那般轻松,为此不得不扩充人手,这般负担可不小。而官府那边一直苛逼过甚,挣得银子大头全用来打点关系,落到我们手中的已不剩多少。”
“乔丐头的话句句属实,我们亦有难处,还望潘掌柜多多体谅。”有人立即附和道。
潘昆玉勉为其难道:“诸位把话说到这份上,我也能体谅你们的困难,这样吧,猪仔价格是不能动的,不过我可以为诸位介绍另外一条生财门路。”
新团头迫不及待问:“是何生财门路?”
“售卖宋洲货!”潘昆玉笑道。
有丐头听此,小声嘀咕:“这门生意,咱们不会做呀!”
“我可以给诸位提供低价宋洲货,至于挣多挣少,得看诸位的本事,机会摆在眼前,望诸位好好考虑。”潘昆玉拱了拱手,旋即告辞离开。
悄悄离开広州城,来到濠江栈,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潘昆玉又收到了香山知县派人送来的书信。信中东拉西扯半天,最后点笔要求宋洲必须在五日内撤离盘踞的岛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