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第2/5页

加入书签
    他再往东看,有一摞摞的藤编药架曝在日光下,仔细一闻,能嗅到清苦的药香。

    “陈毫,唤人取一副朕用过的文房四宝来,赏给考学过人的幼童。”

    “奴这就去办。”

    孔嬷嬷原本正在内舍里给女官们布置着安排,听闻圣上亲临,快步迎过来行礼。

    柳承炎一见到她,感觉放心许多,同老妇人一起往更深处走。

    老嬷嬷跟在他的身后,不时低语交代几句。

    “先前京西闹了蝗灾,后来又闹了黑风,死了好多人家。”

    “老奴擅自把所有孤儿孤女都带了回来,望陛下恕罪。”

    “无事,继续说。”

    她一路和太医院的崔院判整理名册,给每个孩子都登记了对应情况。

    乡里许多人不识字,便是叫狗剩都会有撞名的情况。

    崔院判原本发愁,老太太反而现了灵光,说不如用些药名,一来比翠儿招娣之类的入流,二也顺了陛下想要救国医疾的期愿。

    老嬷嬷走到教舍间,一往窗里看,浑然脱了宫里拘谨自僵的面孔,笑容都泛起真实的暖意,如同在招呼自己亲眷的孙女。

    医官原是在讲课,闻声慌忙领着孤儿们跪拜迎圣。

    柳承炎一一免了礼,站在门口看他们身侧的空空木案。

    “怎么都没有墨”

    李尚书一掐陈侍郎,后者连忙从队列后面奔出解释“今日是在教背汤头歌,平日笔墨都备足了,就放在对门的柜子里。”

    “背多久了”

    “七”陈侍郎跟教书的医官对了个眼,忙不迭改口“约有十二天了。”

    孔嬷嬷做事尽心,这些天也经常在一旁听课训学。

    她又是一拜,缓声道“男童里,川贝、升麻、杞子,很是勤恳用功。”

    “女童里,山姜、竹苓、青蒿灵慧聪明,甚至能胜过他们一头。”

    柳承炎听得有趣“女童反而读书比男童来得伶俐”

    他倒是许久没有听过这样的论调了。

    从前还是母亲没有病故的时候,会谈笑叹息几声,说她若是能考学中举,未必会困在那围墙里过完一生。

    按着当今礼制,六七岁以前,男女原本可以同席读书,一分高下。

    七岁以后,男女大防渐立,女子便要被囚在内阁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学些缝纫织绣的活儿。

    再往后,科举殿试,文成武就,都没有她们的半分可能。

    前朝还有女将军抗倭杀寇,像是个泡影般的传说。

    李尚书看见他许久没有说话,心想这老嬷嬷说话怎么半点轻重都没谱,得罪圣上他们全得跟着吃瓜落。

    正欲开口圆个场,皇上若有所思。

    “你说的这几个孩子,今天在这吗”

    孔嬷嬷探头往那些孩子里看过去,摇一摇头。

    “竹苓青蒿应是在后殿里帮忙刻印版,杞子估计是跟着老公公舍粥去了。”

    “叫他们过来。”柳承炎慢条斯理道“朕今日亲耳听听。”

    话音未落,两个小太监快步出去找人,陈毫伺候着捧了热茶来,伴着皇帝在廊下等着。

    医官这辈子没见过皇帝,吓得躲在院判后头不敢说话,生怕等会小孩儿背不出来自己也得挨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