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两个磨拳擦掌密谋反叛之人,朝廷确实是疏忽大意了。在罗卜藏丹这边,是因为他伪装得实在是太好了,连护送**七世进藏的军事行动都能够圆满完成,谁会怀疑到他会是逆臣贼子呢?至于策旺阿拉布坦那边,尽管他是十四阿哥的手下败将,还是叛逃的败将,但是在十四阿哥任抚远大将军期间的平叛结束之后,从朝廷的角度来讲,早已经因为西北连年战事而陷入了被动局面,国库耗银急剧增长,由于不能一举消灭策旺阿拉布坦的势力,双方陷入拉锯战是一个双输的结果,而继续虎**追踪必将导致整个大清帝国被拖入泥潭。为此朝廷不得不审时度势,虽然策旺阿拉布坦是叛匪,但是他隐匿行踪,不再主动出击公然做出反叛之举,保全了朝廷的颜面,少打一场战争,无论人力财力物力都是极大的节约,这对于国库仅存八百万两银子的康熙帝国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为此,先皇审时度势之后,不得不默认了策旺阿拉布坦的人行径,对他采取怀柔政策,只为确保边疆安定稳固。然而,人永远都是人,结果终究是养虎为患,尽管他只是一只病虎。
康熙六十一年,当先皇驾崩的消息传到西北之后,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的罗卜藏丹仿佛是被打了一针兴奋剂!让他瞬间就看到了谋反的曙光。难掩心中极度兴奋的他于是乘趁着十四阿哥回京奔丧之际,与策旺阿拉布坦的秘密接洽重新密切而且频繁起来。策旺阿拉布坦这只病虎早已经疗好旧伤并且养精蓄锐多年,早就等待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不耐烦了,此时面对罗卜藏丹这支强大力量的鼓动游,当即是一拍即合,双方立即暗中勾结共同商讨起兵事宜。
就在罗卜藏丹与策旺阿拉布坦大行谋逆之举几乎快要到了毫不避讳、众人皆知的地步之时,时间转眼之间就到了雍正元年之初。皇上登基之后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面临着他的决策定夺,其中一项就是稳定边疆政局。西北边疆是两任帝王的心头之患,而两代帝王看人的眼光又是同样的精准,在青海蒙古诸王之中,皇上独具慧眼,看中了忠心耿耿的察罕丹,于是以护送**七世进藏有功为命,晋封他为黄河南亲王。
面对察罕丹的加官进爵,原本就心存二心的罗卜藏丹仿佛是被狠狠地敲了当头一棒!不获先皇的赏识,又没能入了新皇的法眼,新仇旧恨齐齐涌上他心头,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似的,罗卜藏丹更加坚定了起兵反叛的决心!
康熙五十九年的时候他也是心怀不满,但仍未敢起兵,那是因为他心中很是忌惮,虽然地处山高皇帝远的西北边陲,但是双方实力对比甚为悬殊,面对强大的清廷,起兵反叛无异于以卵击石。
当康熙帝突然驾崩的时候,对于叛匪来,本来是一个绝佳的趁乱起兵时机,然而罗卜藏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观望和犹豫,那是因为一方面他把握不准起兵的胜算到底有多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知道是哪位皇子继承大统,他还在心存幻想,希冀新皇帝会对他恩宠有嘉。毕竟起兵反叛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就能够换来独揽青海和项特蒙古右翼的大权,他何苦在胜算未卜的时候要与强大的朝廷做对呢?
然而罗卜藏丹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落空了,新皇不但是一位铁腕人物,更是与他没有任何旧交的一位皇子,由这位皇子继承大统,绝对是他噩运的开始。果不其然,在皇上继承大统不久,就颁发一道圣旨,将察罕丹晋封为河南亲王,这道圣旨的颁发令他非但没有讨到半点好处,反而愈发地不得恩宠,并且大有被逐步连缘化的危险,这对于还处在观望和摇摆状态中的罗卜藏丹完全是毁灭性的打击,幻想在瞬间彻底破灭。
被彻底激怒的罗卜藏丹眼看着皇上在一片反对、质疑声中匆忙登基,皇位来之不易却也坐得不易,整日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内忧外患、焦头烂额,本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青海蒙古各部?在皇上最为狼狈不堪的时候,也是罗卜藏丹谋反希望最大的时候,如此千载难逢的乘虚而入的机会,他怎么能够轻易放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康熙六十一年,当先皇驾崩的消息传到西北之后,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的罗卜藏丹仿佛是被打了一针兴奋剂!让他瞬间就看到了谋反的曙光。难掩心中极度兴奋的他于是乘趁着十四阿哥回京奔丧之际,与策旺阿拉布坦的秘密接洽重新密切而且频繁起来。策旺阿拉布坦这只病虎早已经疗好旧伤并且养精蓄锐多年,早就等待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不耐烦了,此时面对罗卜藏丹这支强大力量的鼓动游,当即是一拍即合,双方立即暗中勾结共同商讨起兵事宜。
就在罗卜藏丹与策旺阿拉布坦大行谋逆之举几乎快要到了毫不避讳、众人皆知的地步之时,时间转眼之间就到了雍正元年之初。皇上登基之后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面临着他的决策定夺,其中一项就是稳定边疆政局。西北边疆是两任帝王的心头之患,而两代帝王看人的眼光又是同样的精准,在青海蒙古诸王之中,皇上独具慧眼,看中了忠心耿耿的察罕丹,于是以护送**七世进藏有功为命,晋封他为黄河南亲王。
面对察罕丹的加官进爵,原本就心存二心的罗卜藏丹仿佛是被狠狠地敲了当头一棒!不获先皇的赏识,又没能入了新皇的法眼,新仇旧恨齐齐涌上他心头,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似的,罗卜藏丹更加坚定了起兵反叛的决心!
康熙五十九年的时候他也是心怀不满,但仍未敢起兵,那是因为他心中很是忌惮,虽然地处山高皇帝远的西北边陲,但是双方实力对比甚为悬殊,面对强大的清廷,起兵反叛无异于以卵击石。
当康熙帝突然驾崩的时候,对于叛匪来,本来是一个绝佳的趁乱起兵时机,然而罗卜藏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观望和犹豫,那是因为一方面他把握不准起兵的胜算到底有多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知道是哪位皇子继承大统,他还在心存幻想,希冀新皇帝会对他恩宠有嘉。毕竟起兵反叛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就能够换来独揽青海和项特蒙古右翼的大权,他何苦在胜算未卜的时候要与强大的朝廷做对呢?
然而罗卜藏丹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落空了,新皇不但是一位铁腕人物,更是与他没有任何旧交的一位皇子,由这位皇子继承大统,绝对是他噩运的开始。果不其然,在皇上继承大统不久,就颁发一道圣旨,将察罕丹晋封为河南亲王,这道圣旨的颁发令他非但没有讨到半点好处,反而愈发地不得恩宠,并且大有被逐步连缘化的危险,这对于还处在观望和摇摆状态中的罗卜藏丹完全是毁灭性的打击,幻想在瞬间彻底破灭。
被彻底激怒的罗卜藏丹眼看着皇上在一片反对、质疑声中匆忙登基,皇位来之不易却也坐得不易,整日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内忧外患、焦头烂额,本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青海蒙古各部?在皇上最为狼狈不堪的时候,也是罗卜藏丹谋反希望最大的时候,如此千载难逢的乘虚而入的机会,他怎么能够轻易放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