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凤凰-第2/3页

加入书签
  没有人会泄露,那希有世界怎么会知道,苏烨确认它知道这个血脉联系。那就太诡异了,除非它具备佛门中所说的,苏烨想到这里,心头大震,他猛然想的的就是佛门所谓的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了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这个希有世界竟然有佛门神通,仔细一盘算,竟然丝毫不差,甚至更强,希有世界知道自己的一切,看得到自己的过去,而且还知道苏轼的一切,那岂不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吗,还能把苏轼所知的一切全部传给我,那岂不就是如意通,而且比如意通更厉害?

  苏烨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可是,要说这希有世界与佛门有关,自己似乎有些相信,可是,自己来的这个世界明明不是佛门,这不就是大韶国以前曾经也出现过的景教吗,只不过这里叫基督教,这里的人根本没有一个人是佛门弟子,这又如何解释?

  哦,还有一点,如果说是佛门,那个彩凤,哦,灵犀,它的形象应该就是佛门金刚,罗汉什么的,最起码也得是白象猛虎狮子之类的,怎么会是凤凰呢?

  苏烨虽然不信任何宗教,对宗教也有过研究,更何况加上苏轼的传承,对佛教与其他宗教的认识更上了一层,用苏辙的话说是:“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笑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先君晚岁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徽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

  苏轼的思想,可以说是贯通儒道释而自成一家,他并不是对任何一派浅尝辄止的,就佛门来说,苏轼自承自己的前世为云门宗的五祖师戒,是被承认已经达到”妙臻圣解,默契禅宗“进入传承灯录的高僧境界的居士。

  然而即使哪苏烨一般拥有如此多见识的人,也很难确定这希有世界竟然会是佛门圣地。

  可是凤凰哪里是佛门中的形象啊,佛门里根本没有凤凰的存在的。反倒是苏烨从小熟读的诗经里就有凤凰的记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这说的是,凤凰现身,盛世降临,可是现在这个世间算得上什么盛世?

  苏烨思绪突然一转,这灵犀是凤还是凰?

  嗯,想岔了,如果这个世界也有凤凰,那它代表什么含义,希有世界为什么会有凤凰的传说?

  看来还是得去查找一下这个世界的典籍,可是要查阅典籍,必须要会懂得这里文字,要懂得这里的文字,必须得去上学,还得是大学,只有大学里才会有最丰富的典籍,一般的学校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书籍的。

  好吧,又绕回来了,还是得上大学,可是上大学需要很多钱,没有钱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