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偏离历史的大明

加入书签


  任凭廉王朱厚烨再怎么谩骂殴打,他始终闯不出廉王府的大门,被接任防护的御林军将士拦阻在府内。

  这一次朱厚烨再想进宫觐见正德皇帝,那无异于比登天还难上几分,只能狂躁的在府中大声谩骂不止。

  而皇上惩戒廉王的消息一经传出,那些本来向廉王谄媚效忠的大臣们一个个吓得体若筛糠,再也不敢与廉王有一丝联系。

  数日后,廉王妃田氏携带年幼的女儿,跟着儿子益王朱载诚离开了京城,将朱厚烨一个人孤零零的抛弃在廉王府内独自生活。

  随行者有正德皇帝赐封的益王府护卫将士,以及益王府的所有文武属官,跟随着朱载诚十分体面的前往江西走马上任去了。

  面对皇兄朱厚照如此的欺凌骚操作,从猝不及防打击中逐渐镇定下来的廉王,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他以朱载勍尚未及冠为由,安排自己的心腹内侍马振跟随着朱载勤进宫,随身侍候着朱载勍的日常起居。

  对于此等小事,朱厚照毫不在意的一口应允下来,只是又派遣出自己的心腹内侍陈忠,作为朱载勍的亲随大太监,贴身服侍朱载勍。

  公元1522年五月六日,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式收养亲侄子朱载庆为嗣子。

  为了避讳犯忌,还特地将普遍使用的“庆”字,改为同音不同字的“勍”字。

  这个“勍”字一般人很少用于名字,是取其字意强,强劲的注释,取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

  由此处可以看出朱厚照对嗣子的极为看重,也由此看出他对朱载勍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六日后,朱厚照又下诏立朱载勍为东宫太子,特召进乾清宫内专门侍奉自己,还让内阁辅臣向朱载勍讲解治理朝政之道。

  朱厚照如此数举并进,其中颇有深意,一则全了嗣子朱载勍尽孝的美名,二则也断绝了朱载庆与亲生父亲朱厚烨的父子亲情。

  三则极其强烈地打压下廉王朱厚烨的名望,杜绝掉廉王一系众官员想投靠朱厚烨的心思。

  让朱载勍迅速的走进朝中诸臣的心目中,将来能够获得他们对朱载勍忠心耿耿的效忠。

  一个月后,朱厚照以自己病重无法料理朝政为由,退位为太上皇,以东宫太子朱载勍承继皇位。

  同时恭请自己的生母太皇太后张氏悉心教导朱载勍,还以内阁首辅杨廷和、次辅王守仁辅助年幼的皇帝朱载勍处理朝政。

  司礼监陈伦负责处理宫中事务,并恳求一直想避嫌不出的张太皇太后居中制衡众朝臣和陈伦。

  朱载勍登基后,按照太上皇朱厚照的意愿,改元正德十六年为昌隆元年,时人尊称朱载勍为昌隆皇帝。

  两个月之后,朱厚照看到朱载勍已经能够初步掌控住朝中局势,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人世间,死后谥号依然为明武宗。

  明武宗临死前亲笔写下遗诏,不允准子孙后代撤消廉王的封号,也不准许朱厚烨走出廉王府邸。

  更不准允削减廉王的厚薪待遇,要切实完成自己在父皇面前郑重做出不杀害朱厚烨的承诺。

  由于廉王平时不太喜欢和儿女们互动嬉戏,朱载勍对于自己的生父没有什么太大的父子感情,反而对视自己为己出的大伯朱厚照极有好感。

  如今朱载勍又是以朱厚照的嗣子接掌大明江山社稷,又有父皇的临终遗诏为证,便敦促众位大臣务必落实,一定要按照先皇遗诏上的文书为主。

  原本还老老实实呆在廉王府内的朱厚烨,一直没有等到亲生儿子颁布撤消幽禁自己的诏书。

  这让他气得怒火攻心,咬牙切齿地痛骂早已驾崩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从此开始了一醉解千愁的颓废生活,并且逐渐养成了酗酒之后发泄怒火的坏习惯。

  刚开始时,朱厚烨还只是对内侍宫女们拳打脚踢,后来越发的疯狂起来,有时候常常鞭挞小内侍太监们至死方休。

  廉王如此残暴不仁的恐怖行径,直吓得廉王府内的内侍及宫17们个个心惊肉跳,每天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高压气氛之下,过得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