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走马上任太平县(二)

加入书签


  平阳府隶属于山西布政使司,座落在山西布政使司治所太原府的西南方向,两者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五百六十里,二百八十公里。

  平阳府东面界潞安府长子县,西面界陕西布政使司治下的宜川县,隔黄河而东西相望。

  南面界绛州候马县,北面界霍州赵城县,身处于太行山脉之中。

  它的东南方向界绛州垣曲县,西南方向界绛州稷山县,东北方向界沁源县,西北方向界山西的蒲县。

  自平阳府治所临汾县到达大明京师北京城约有一千八百余里,是一个物产丰饶的较大府城。

  平阳府治下共有一州十县,除了临汾县是平阳府治所之外,还有洪洞、浮山、岳阳、曲沃、翼城、太平、襄陵、汾西、乡宁九个县城,另有一个散州名叫吉州。

  而太平县则座落在距离临汾县西侧的九十余里处,太平县再向西走便是乡宁县,而乡宁县则与陕西布政使司治下的延安府宜川县隔黄河相望。

  明朝初期在今临汾市尧都区设平阳府治所临汾县,设六州二十八县,到了如今只剩下一州十县,比之前的平阳府小了许多。

  平阳府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连上党,西界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是山西布政使司治下的第二大府城,仅仅次于太原府。

  太平县是个人口近十几万的大县,按照惯例设正七品县令一人,正八品县丞一人,正九品的县主簿一人,不入流的浑官从九品县典史一人。

  另外还有县教谕一人,县教授、县训导等文职数名,还有三位从九品的县巡检武官,因境内无有大河,不设从九品的巡河大使。

  每个从九品的县巡检约有不足二百名兵丁,一个县共有五百余名的武装力量,负责治安巡逻、守护县城、搜捕盗贼等军务。

  一般情况下,县城内只驻扎着一个巡检营的兵丁,由一个县巡检负责县城的治安和防备。

  其他两个巡检则驻扎在县城外的某两个乡,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此处设卡检查,协助快班衙役抓捕盗贼凶徒。

  一般来说,正七品县令掌控着一个县城的绝对权力,掌握着灭门抄家的权势。

  而正八品县丞只不过是个佐贰官员,负责为知县大人拾漏补遗的职责。

  没有丝亳实权又不被顶头上司县令大人喜欢,被众人对称为“点头翁”的二老爷。

  正九品县主簿则类似于知县的秘书长,听命于县令的指派,也握有一定的权力,虽比县丞位卑,却是有实权的三老爷。

  县令还拥有调派三个县巡检的权力,一旦县城治下发生民众暴乱,县令有权力可以率领兵将前去镇压平叛。

  若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时,县令迫于自身的实力不济,才会令人向府衙求援,跟随着知府调派的大军一起参予平灭农民起义。

  此外县令还有督导县学教育的职责,且大多以此功劳为吏部的上上之选。

  还有在每年的县试时,县令还要担任县试主考官,以及各种刑事和民事的案件审理和定罪,赋税收缴、、、、等等。

  孙山在车轿内放下类似于如何才能做好一县长官的指导书籍,伸手揉了揉发涩的双眼。

  他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阵感慨,还有一丝丝畏惧之意。

  原来戏文中常常鄙夷为“指甲盖大小前程”的七品芝麻官,没想到在大明王朝时拥有如此大的权利,是名符其实的赫赫百里侯啊!

  比后世县长的权力大了何止一筹啊,可以说是身兼县长、县高官、县教育局长、县公安局长、县检察长、县法院院长等数职于一身。

  在一个县城境内,拥有绝对的职权,怪不得有句俗话叫做“灭门的县令”。

  就凭借自己前世一个普通人的资质,能够做到一个敬职又清廉的明代县令吗?

  这可是事关许多人的生死荣辱,一旦自己做出错误的判决,不光要承受大明朝廷的严厉责罚,还要一辈子忍受自己的良心谴责。

  可现在事已至此,自己总不能还未上任便辞官不做吧?自己总要在明朝的各阶层煅练一番。

  只要自己能够保持住本心,禀承廉洁奉公之心,不贪污受贿,勤勤恳恳的去处理公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