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会试看榜结知己(一)

加入书签


  孙山让孙全在附近找了个小茶铺,自己坐在那儿喝茶等待放榜结果,

  孙全和方威到底是年轻气盛且性急,一溜烟的跑到人群中,依仗着自己身高体壮,挤进人群深处观榜去了。

  牛二本来也有些心痒难耐,可想到孙山的身边没有人侍候,也没有人护卫他的安全,便打消了看榜的念头,站在茶铺外面看热闹。

  孙山让牛二一起入座喝茶,被他百般说辞推脱过去,执意不肯同孙山一起同坐饮茶聊天。

  孙举人已经对自己十分客气对待了,举人老爷给咱脸面,咱也不能太不上道,想蹬鼻子上脸吗?

  自己一个雇佣来的车夫,和举人老爷坐在一起喝茶闲聊,若传到那些与孙山不对付的小人耳中,不仅会让孙山大失脸面,还会诋毁孙举人贵贱不分等恶言恶语。

  自己更会被别人指责为佣人欺主,牛二年长成精,对于这一点儿分寸还是懂得的,他才不愿意和孙山同坐在一起。

  孙山正独自一人无聊的饮着茶水,双耳倾听着嘈杂的闲言碎语,双眼时不时的望着观榜人群发呆,感慨着无论古今社会,大家伙都特别喜欢看热闹。

  一位身穿襕衫的青年书生无意间向茶铺观看,当他看清楚孙山的面貌后,激动的有些手舞足蹈,径直向茶铺走了过来。

  孙山正在感慨之时,忽听得耳边传来一声惊喜的叫喊。

  “言见过这位兄台,若非兄台有意提醒,言这次恐怕早早离开贡院,无法完成这次春闱考试。多谢兄台相助之恩,不知道兄台尊姓大名?”

  孙山抬头一望,觉得此人特别眼熟,那人用手在耳朵处微一比划,孙山立刻想到此人是分到臭号的那名考生。

  他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回礼辞谢:“兄台不必客气,那本是山举手之劳。在下姓孙名山字孟坚,是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沂水县人氏,见过这位兄台,不知兄台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那名书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过份激动,还没有向孙山通报自己的姓名,便羞涩的讪讪一笑,向孙山恭敬施礼作自我介绍。

  “孟坚兄,我姓董名言字伯道,是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襄陵县人氐,多亏了孟坚兄的刻意提醒,言才勉强支撑到会试结束,否则就对不起恩师多年来的全力培养,对不起已逝去岳父大人的无比期望。”

  在董言的叙述中,孙山才得知他口中的恩师和岳父大人是同一个人,可以说是董言的命中贵人兼伯乐。

  董言如同孙山猜测的一样,天生有些洁癖,很小的时候便穿着整洁干净,根本不太像个农家子弟。

  他的父辈们都是农户出身之人,也不认识几个字,若董言没有遇到当时的蒙学夫子张秀才的话,他的生活轨迹依然如故的沿着父辈们继续前行。

  张秀才无意间发现董言十分聪颖好学,又打扮得干干净净,哪里像个农户人家的儿子,便收他为亲传弟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等到董言过了舞象之年,又把亲生女儿许于董言为妻,如同现代某些父母一样,把董言当作潜力股看待。

  董言也不负岳父张秀才的厚望,十五岁参加童生试,连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为襄陵县的增广生秀才公。

  董言成了人们囗中赞扬的神童,其岳父兼恩师张秀才也成了众人口中的神眼伯乐,成为襄陵县境内民众闲瑕时津津乐道的谈资。

  可能是乐极生悲,正值壮年的张秀才突然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临终时还拉着董言的手,叮嘱他好好读书上进。

  董言为岳父守完重孝,去年参加乡试且成为正榜乡试举人,和孙山一样直接到京城参加春闱考试、、、、、

  孙山听到董言一直向自己表达谢意,便伸手拉住董言,低声向他婉转辞谢,还小身叮嘱他几句话。

  “伯道兄,其实我是基于乡试时分到臭号,积累了一点考场经验,又看到伯道兄吐得一塌糊涂,才暗中提醒伯道兄。只是此事不可向外面宣扬,否则会被小人暗中诋毁,甚至向朝廷诬告我们,是以请伯道兄不可再言说此事,你我以文会友不是更好听一点吗?”

  董言听罢连连点头称是,并保证他没有向外人提及此事,连陪同他前来的小舅子张升处也没有说过此事,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